国际医学峰会的主会场座无虚席,穹顶的水晶灯折射出细碎的光,落在台下密密麻麻的西装与礼服上——有哈佛医学院的资深教授、全球顶尖药企的研发总监,还有扛着摄像机的媒体记者,每个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演讲台上,等着这场“星芒实验室新药发布会”的主角登场。
苏晚站在后台的幕布后,指尖轻轻摩挲着帆布包的拉链。包里除了那对“曼”“晚”银镯,还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是母亲苏曼当年的研发手稿,封面上用钢笔写着“星芒·心肌保护剂研发日志”,边角被岁月磨得发卷,却依旧能看清扉页上那句“以药为刃,护生命之光”。
“别紧张,你准备了这么久,没问题的。”傅景深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一杯温柠檬水,杯壁上凝着细小的水珠,“我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抬头就能看到我。”
苏晚接过水杯,指尖触到微凉的杯壁,紧张的心跳慢了半拍。她抬头看向傅景深,他今天穿了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星芒胸针——是她昨天特意给他别上的,说“算是带星芒一起参加峰会”。此刻他眼底的温柔像化不开的雾,让她想起昨晚熬夜改ppt时,他坐在旁边帮她整理数据的样子,心里瞬间踏实下来。
“下面,让我们有请星芒实验室的负责人,苏晚女士,为我们带来‘心肌保护新药研发成果’的主题演讲!”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台下响起礼貌的掌声。
苏晚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走上演讲台。聚光灯骤然打在身上,她下意识地眨了眨眼,目光扫过台下——傅景深坐在第一排,正对着她轻轻点头,张教授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笔记本,眼神里满是期待。她定了定神,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早已烂熟于心的ppt。
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动态图表:全球每30秒就有1人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儿童罕见性心肌病的治愈率不足15%。冰冷的数字让台下的议论声瞬间消失,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凝重。
“这是我们研发新药的初衷。”苏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清晰而坚定,“三年前,我外婆被确诊为罕见性心肌病,医生说‘全球暂无特效药’;十年前,我的母亲苏曼——星芒实验室的创始人,在研发‘心肌保护剂’的关键阶段,意外离世。这两个女人,让我坚定了‘一定要做出能救命的药’的决心。”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有人低头私语,有人拿出手机快速记录。傅景深的手指轻轻攥紧,他知道苏晚很少在公开场合提起母亲,今天能说出这些,需要多大的勇气。
苏晚点击鼠标,ppt切换到下一页——是新药的核心实验数据:动物实验阶段,心肌细胞存活率提升47%;三期临床阶段,128名患者的治愈率达92.3%,且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图表旁边附着高清的显微镜照片,能清晰看到药物作用后,受损心肌细胞逐渐修复的过程。
“我们采用的是‘靶向激活心肌干细胞’的机制,这与传统的‘对症缓解’不同。”苏晚伸手指向屏幕上的分子结构模型,“这个靶点蛋白是母亲当年最先发现的,她在1998年的论文里提到过‘该蛋白可能是心肌修复的关键’,我们团队花了两年时间,终于破解了它的激活密码。”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哈佛医学院的米勒教授推了推眼镜,对着身边的助手低声说:“这个机制很新颖,比我们之前研究的方向更精准。”
苏晚没有停下,而是弯腰从帆布包里拿出那本研发手稿,轻轻放在演讲台上。她翻开其中一页,对着台下展示:“这是我母亲当年的手稿,你们看这里——”她指着一行红色的批注,“‘2005年3月12日,实验数据异常,怀疑是试剂纯度问题,需重新验证’,后面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写着‘明天继续’。”
泛黄的纸页、娟秀的字迹,还有那句带着韧劲的批注,让台下不少人动容。有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轻轻叹了口气:“这才是科研人该有的样子啊。”
“星芒实验室不是我一时兴起创办的,是我母亲毕生的心血。”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依旧坚定,“从1995年实验室成立,到她2013年离世,她把18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心肌保护’这个领域。我今天站在这里,不仅是发布一款新药,更是想完成她未竟的心愿——让星芒的药,救更多的人。”
台下的议论声突然变得密集起来,有人小声问:“苏晚和苏曼是什么关系?只是继承人吗?”“星芒是苏曼创办的,苏晚突然接手,会不会有技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