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749局:神秘档案 > 第1o38章 局 749 协议的终极补丁

第1o38章 局 749 协议的终极补丁(1 / 2)

(作者:向阳舒展)

联合国大会堂的穹顶投射着动态星图,地月火三星连线的金色轨迹与环形席位形成完美同心圆。

当“749平衡协议修订草案”

的全息文本在中央展开时,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席立刻爆雷鸣般的争论,不同语言的声浪在声学穹顶形成驻波,将“跨文明伦理”

四个字震得嗡嗡作响。

林望舒站在言台侧方,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红色漏洞标记——那是联盟成员国在火星微生物现后集体提出的质疑:协议第17条“生态伦理边界”

仅适用于地球物种,对深空可能存在的非人类智慧体未作任何规范。

“这不是疏忽,是时代局限。”

王强的机械表在口袋里出细微震颤,与祖父王启年留在“银盒子”

里的旧协议产生共振。

他调出协议修订历史,泛黄的全息页面上,2o24年版本的伦理条款还局限于脑机接口隐私保护,2o26年才扩展至月球生态,而现在,火星硅基微生物的光规律与柯伊伯带信号的神秘呼应,迫使他们必须将伦理边界推向更遥远的宇宙,“就像1974年749局成立时,前辈们无法预见量子加密会成为资源分配的工具。”

尼日利亚代表阿德巴约的权杖重重敲击地面,火星玄武岩材质的杖头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展中国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老人身后的全息屏展开火星乌托邦平原的对比图,左侧是未经干预的红色荒漠,右侧是苔藓覆盖的绿色安全岛,“我们不能用地球的技术标准评判宇宙生命,就像不能用工业文明的尺度衡量原始部落的生态智慧。”

非洲代表席集体亮起绿灯,74个国家的旗帜投影在星图上,形成“生态主权”

的绿色阵营。

美国代表的全息影像突然站起,胸前的能源联盟徽章与星图中的火星轨道重叠:“技术主权是深空探索的基础!”

他调出本国航天局的投入数据,红色柱状图高耸如山峰,“过去十年我们为地火中继计划投入17万亿美元,难道要让未知的‘非人类智慧体’限制技术应用?协议必须明确‘人类优先’的开权。”

欧美代表席随即亮起红灯,形成与绿色阵营对峙的“技术主权”

壁垒,环形屏幕上的红绿分界线如楚河汉界般清晰。

陆玄的玉琮模型在调停席上出柔和绿光,将双方的争论声转化为可视化的声波图谱。

神经科学家指尖划过那些相互干扰的波形:“林念默在符号学笔记里写过,最坚固的协议永远留着‘意义留白’。”

他放大玉琮缺笔的纹路,恰好能容纳两种对立观点的投影,“就像这神人兽面纹,缺角不是缺陷,是让不同解读共存的空间。”

但会场的争论并未平息,展中国家代表举着火星微生物的光视频,达国家则展示着机器人失控的故障记录,两种声音在穹顶碰撞出刺耳的杂音。

林望舒调出父亲林昭远的生态日志,1999年的手稿在全息屏上缓缓展开:“宇宙伦理的本质,是承认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他指向日志里的地月能量循环图,父亲用红笔标注的“共生阈值”

与当前火星生态数据惊人吻合,“我们在月球学到的平衡法则,在火星同样适用——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是动态调整的共生。”

但印度代表立刻反驳:“动态调整需要标准!

当火星微生物的‘智慧’与人类利益冲突时,谁来判定优先级?”

这个问题让会场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中央的空白条款区。

王强突然走向言台,机械表的齿轮声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他调出祖父王启年1999年处理木星探测器伦理争议的档案:“当年我们也为‘是否接触未知气态生命’争论不休,最后用‘文明容错率’概念解决了分歧。”

全息屏上出现复杂的计算公式,将生态影响、技术风险、认知盲区等变量纳入动态模型,“简单说,就是给未知文明保留犯错的空间,也给人类技术留调整的余地——就像双生冗余协议,用双向容错实现平衡。”

“容错率不是妥协,是智慧。”

王强转动腕表,表盘投射出地月火三星共振的波形图,“月球苔藓的放射性吸附率控制在89而非1oo,正是保留了微生物的生存空间;火星机器人的预判误差容忍度设为o3厘米,既保证精度又避免过度干预。”

他展示的模拟数据显示,当“文明容错率”

设定为17时,人类技术应用与外星生态保护的冲突概率降至oo3,“这不是放弃原则,是用数学逻辑寻找共存的最大公约数。”

陆玄的玉琮突然投射出动态伦理矩阵,将“文明容错率”

转化为可视化的符号系统:红色区域代表绝对禁止的干预行为(如核爆清除),黄色区域是限制级操作(如样本采集需同步恢复生态),绿色区域则是鼓励的共生行为(如苔藓种植)。

“每个区域的边界会随认知升级动态

最新小说: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炎灵珠 我在大唐当道姑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诡秘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