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
他调出周舟编写的符号学算法,矩阵边缘的符文会根据新现的宇宙生命特征自动演化,“就像林念默设计的‘活的协议’,永远在学习中完善。”
林望舒的星系图全息盘此时放大柯伊伯带信号,那些周期性闪烁的脉冲与749局青铜钥匙基座的频率完全同步。
“这就是宇宙级的容错信号。”
他将信号图谱与协议漏洞区域重叠,恰好填补所有空白,“从月球到火星,从地球到深空,平衡法则始终存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制定完美标准,是建立能与宇宙对话的弹性框架。”
非洲代表席突然响起掌声,阿德巴约老人举着月球岩石徽章:“林教授当年说的‘灌溉系统哲学’,终于在宇宙尺度上实现了!”
争论持续七个小时后,王强团队提出的“星际文明伦理预留条款”
进入表决程序。
全息屏上的条款文本闪烁着柔和的白光:“人类在深空探索中应保持认知谦逊,对非人类智慧体实施‘观察优先、干预最小’原则;设立跨文明伦理委员会,展中国家与达国家席位占比5:5,另设1席由非政府科研机构担任;当技术应用可能引文明冲突时,启动‘双生冗余决策机制’,同时参考地球生态数据与目标星球生命特征。”
每个条款旁都标注着“动态修订”
的绿色标识,预留了未来升级的接口。
表决结果公布的瞬间,大会堂的星图突然亮起749局的双生盾图腾。
67赞成票的绿光如潮水般淹没环形会场,红绿阵营的分界线逐渐模糊,最终融合成温暖的金色。
美国代表主动与尼日利亚代表握手,双方的全息数据在接触点形成共生纹路;年轻的科研者们在走廊欢呼,周舟和陆田野正在调试新协议的执行算法,代码中嵌入了玉琮符号和双生冗余逻辑;秦烽的全息影像出现在穹顶,老局长微笑着看着这一幕,与1974年协议签署时的前辈们在时空中隔空举杯。
“749平衡协议v4o正式生效!”
联合国秘书长的宣告声震彻全场,全息文本的最后一页自动展开,显示着批纳入保护的非人类智慧体清单:月球月兔、火星硅基微生物、柯伊伯带信号源,每个条目下都留着空白的特征描述框,等待人类用更深入的探索去填充。
林望舒看着父亲的生态日志与新协议重叠,突然明白所谓终极补丁,从来不是完美的终点,而是开放的——就像宇宙本身,永远在未知中孕育新的平衡。
协议签署仪式后的深夜,王强、陆玄、林望舒站在大会堂中央。
王强的机械表、陆玄的玉琮、林望舒的星系图同时泛起微光,三件信物的能量场在地面形成完整的平衡符。
全息屏上,“749平衡协议v4o”
的运行界面正同步至地月火所有基地,新增的“跨文明伦理模块”
显示已有217个科研机构接入。
远处的星空穹顶下,柯伊伯带的信号仍在规律闪烁,仿佛在为这份充满智慧的协议点赞,为人类文明的平衡之路照亮更远的航程。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大会堂的舷窗,照亮协议文本上“永远在路上”
的注释时,王强的终端收到周星辰团队的消息:火星苔藓与硅基微生物的共生样本已成功封装,将通过地月中继站送回地球。
样本容器的表面刻着新协议的核心条款,在红色火星尘埃中闪着微光,像枚跨越星际的文明邮票,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敬畏与善意,也承载着749局半个世纪来始终坚守的信念——平衡不是终点,是永远的探索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