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这几日习练基础桩功时感受到的那种与天地气息交融的韵律缓缓运转。
起初并无异常,但当他彻底放下对真气的刻意操控,完全沉浸在那种“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的状态中时,异变陡生!
他体内那融合了多种特质的混沌真气,仿佛被注入了一道无形的活水,原本已算圆融的流转,骤然间变得更加灵动、活泼,充满了勃勃生机!
真气不再是简单的能量流动,而是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在经脉穴窍间自然开阖、升降沉浮。
更奇妙的是,他感觉到自身真气与这武当山的天地灵秀之气,产生了一种无比和谐的共鸣,丝丝缕缕的清灵之气融入他的真气之中,虽未明显增加总量,却使其品质发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升华,变得更加精纯、更具灵性!
而他左手掌心那枚一直沉寂的、融入骨肉的三勾玉写轮眼,此刻竟也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悸动,仿佛久旱的禾苗感受到了雨露的滋润,虽然远未到苏醒的程度,但那层隔绝它与这个世界联系的坚冰,似乎裂开了一道微不可查的缝隙!
“这……这是?!”
扎克猛地睁开眼,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感觉自己的内力修为,在方才那一刻,竟有了一种“质”的提升,并非量的暴涨,而是“活性”与“灵性”的飞跃,与这方天地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
张三丰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淡然道:
“看来居士已然体会到了。
太极基础,非是束缚,而是为你打通与天地交融的桥梁。
你体内力量驳杂而强大,根基亦算稳固,然过于强调‘掌控’与‘融合’,失却了自然流转的‘生机’。
贫道让你习练基础,非是教你新东西,而是引导你放下‘我执’,让你本身拥有的力量,回归其最自然、最富生机活力的本来状态。
此状态,接近于‘道’之本身,故而能引动天地灵机,滋养己身。
这,便是‘中和’之境在修行上的初步体现——自身阴阳和谐,进而与天地阴阳和谐。”
自身和谐,与天地和谐!
扎克心中巨震,彻底明白了张三丰的深意。
他以往的力量运用,无论是海贼的霸气(未掌握但见识过)、火影的查克拉,还是自身融合的混沌真气,都带着强烈的“人为”痕迹,是“强行为之”。
而太极之道,是引导他回归“自然”,在自然的状态下,力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甚至引动外界天地之力,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力量运用理念!
这对他未来融合更多诸天力量,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多谢真人成全!”
扎克深深拜下,这一次,是真正的师礼。
张三丰坦然受之,微笑道:
“居士悟性超绝,一点即透。
然切记,此境需常保常存,非一时之功。
日后无论行至何方,身处何境,勿忘这‘松静自然’四字,便是持守‘中和’之要诀。”
接下来的日子里,扎克更加投入地沉浸于太极的修炼中。
他不再仅仅将太极视为一种武功,而是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体悟天道的法门。
他与俞岱岩等弟子交流增多,不仅论武,更论道。
一日,与俞岱岩论及“阵势”之道。
俞岱岩言道:
“武当真武七截阵,七人联手,气机相连,攻守一体,威力倍增。其核心在于‘合’,在于‘势’。”
扎克若有所思,他回想起火影世界里的忍者小队配合,以及自身“影网”的构建,心中忽有所感:
“俞兄,阵势之‘合’,是形合,还是意合?是力合,还是气合?是‘势’之合,还是‘道’之合?”
俞岱岩被这一连串问题问得一怔,思索片刻道:
“形、意、力、气,乃至气势,皆需相合,方能成阵。”
扎克摇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形合易散,意合易乱,力合易折,气合易滞。
若仅此而已,终是下乘。
晚辈以为,真正完美的‘合’,在于‘道合’。
譬如这真武七截阵,若七人皆明太极‘中和’之理,心意并非强行连接,而是皆归于‘自然’,与阵势运转之‘道’相合,那么七人便不再是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