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小丫,性格介于姐姐的文静和哥哥的活泼之间,像个甜美的小黏豆包。她既依赖姐姐二丫,喜欢跟在二丫身后做个小尾巴,问这问那;又忍不住被小石头的各种“冒险”活动所吸引,想跟着一起去疯。
对于搬家,她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憧憬,不停地问徐慧真:“嫂子,新家真的很大吗?我有自己的小床吗?承安会和我一起玩过家家吗?”
选了一个天高云淡、阳光明媚的周末,李天佑从厂里借了一辆板车,将孩子们不多的行李,主要是他们视若珍宝的书本、几件换洗衣服、二丫舍不得丢的布娃娃、小石头收集的烟标和玻璃弹珠、还有小丫的一些小零碎,统统装上车,亲自拉到了南锣鼓巷。徐慧真提前几天就已经带着临时请来的帮手,把东厢房和东跨院的几间屋子都彻底来了个大扫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并且换上了洗晒得干干净净、散发着阳光味道的新床单、新被套。
新的居住安排很快就落实下来,一切井然有序:钱叔独自居住在安静、朝阳、设施完善的塾房小院,颐养天年。
李天佑、徐慧真、李承平、李承安,一家四口住在前院东厢房。东厢房是三间打通的格局,十分宽敞,装修的时候就巧妙地区隔出了里外间,既保证了夫妻和幼儿的私密空间,又方便照看,活动区域也足够大。
二丫和小丫姐妹俩住在东跨院的东厢房。这是组织上早就分给她们名下的房子,虽然每间都不算大,但被徐慧真布置得温馨舒适。二丫的房间靠着书桌,光线好,利于学习;小丫的房间则更活泼些。这给了渐渐长大的二丫一个极其宝贵的私密空间。
小石头独自住在东跨院的西厢房。同样是组织分给他的房产。半大小子,正是需要独立空间、张扬个性的时候,这间西厢房正好成了他的“独立王国”,可以随意摆放他的“宝贝”而不用担心被妹妹们嫌弃。
这样的安排,既充分尊重了每个孩子的独立性,保证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又因为东跨院和前院东厢房通过内部打通的月亮门和修缮后的廊道连为一体,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既相对分隔又紧密联系的大院落。
孩子们白天读书、吃饭、活动,主要都在前院东厢房或者宽敞的院子里,热闹非凡;晚上则各自回到东跨院属于自己的房间休息,互不干扰,安静惬意。既享受了大家庭的热闹和温暖,又保有个人空间,实在是再理想不过。
搬家那天,整个院子的东半部分简直像开了锅一样,充满了久违的、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欢声笑语。小石头第一个冲进东跨院,像将军巡视领地一样,把自己的西厢房里里外外看了个遍,规划着哪里放弹珠盒,哪里挂弹弓。
小丫则像只快乐的小鸟,跟着姐姐二丫,在东厢房的两个房间里穿梭,摸摸新窗帘,坐坐新铺的床,小脸上满是兴奋。二丫虽然性格沉静些,但看到属于自己的整洁房间和书桌时,嘴角也忍不住弯起了一个安心而愉悦的弧度,细心地把带来的书本一本本整齐地码放在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