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回程(3 / 3)

慧真快步走过去,熟练地帮老人调整好靠枕,让他半躺着舒服些,又伸出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了易碎的瓷瓶。“钱叔,您慢点儿咳,别伤着肺。”她一边拍,一边转身从桌上端过温热的参汤,碗里飘着几片参片,是李天佑之前托人从东北捎回来的野山参,她舍不得多放,每次只切薄薄几片,炖成汤给老人补身子。

    “咳咳……慧真啊,又……又吵着你了……”钱叔缓过一口气,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歉意,眼角的皱纹因为疲惫挤成了褶子,“这身子骨不争气,平日里帮不上什么忙不说,还净给你添麻烦。”

    “钱叔,您这是说的哪儿的话!”徐慧真把碗递到钱叔嘴边,语气柔得能化了冰,“您是家里的长辈,我照顾您是应该的。快趁热喝了,这参汤暖身子,喝了能舒坦点儿。”她看着钱叔小口小口地喝着汤,眼底的忧虑却藏不住。这参汤喝了快一个月,老人的咳嗽也没见好转,她心里急,却又没别的法子,只能盼着李天佑能早点回来,或许能想些办法。

    从钱叔房间出来,徐慧真刚走到堂屋门口,就看见杨婶抱着那个旧包袱,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包袱是杨婶儿子生前用的,磨得边角都泛了白,她却天天抱在怀里,像抱着稀世珍宝。

    此刻杨婶正对着院子里那棵老枣树喃喃自语,声音细碎又模糊:“小宝啊,你啥时候回来?娘给你留了糖……”风一吹,枣树枝桠晃了晃,像是无声的回应,她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徐慧真走过去,把一件厚棉袄轻轻披在杨婶肩上。春日清晨的风凉,杨婶坐久了容易着凉。“杨婶,天儿冷,披上暖和。”杨婶茫然地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空洞,嘴里嘟囔了句“谢谢”,又低下头,继续对着枣树絮叨,仿佛刚才的互动只是一场短暂的走神。徐慧真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转身走向厨房。前堂的客人该上门了,她得去盯着准备早饭。

    天大亮后,四季鲜饭馆的前堂果然热闹起来。熟客们三三两两地进来,有的喊着“慧真,来碗炒肝配俩包子”,有的直接奔着柜台要“昨天剩的酱肘子,给我切一斤”。徐慧真像个上了弦的陀螺,在堂屋里转个不停:一会儿到柜台前算账,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

    一会儿走到门口招呼熟客,笑容爽利又亲切,“张大爷,您今儿来这么早?快坐,我让柱子给您多放勺肉”;一会儿又转到厨房门口,对着里面的何雨柱喊,“柱子,三号桌的炸酱面快着点,客人等急了”;遇到等得不耐烦的客人,她又能三言两语安抚下来,“您多担待,后厨正盯着呢,保证让您吃热乎的”。

    她脸上总是挂着笑,声音清脆得像山涧的泉水,处理起事情来井井有条,谁都看不出她夜里要起来好几回照顾钱叔,白天又要操心饭馆的生意。只有偶尔在柜台后低头拨算盘的间隙,客人少了些,那笑容才会瞬间消失,眼底的疲惫和思念像潮水似的涌上来。

    她想起李天佑战争快结束的时候,说好了很快就回来,可这都过去大半年了,连封信都没捎回来,不知道他在东北过得好不好,秦淮如的身子怎么样了。但这情绪没持续多久,只要有客人进来,她立刻又抬起头,重新挂上那副职业性的微笑,仿佛刚才的脆弱从未出现过。

    傍晚时分,学校放学的铃声响过没多久,二丫就背着书包回来了。十三岁的姑娘,去年刚从五年制小学毕业,升了初一,个头长了不少,眉眼也长开了,出落得越发清秀,性子也比以前更懂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杀手之王归隐后,血洗都市 赘婿的万亿遗产:重生后我摊牌了 四合院:我老六从不明着对上众禽 李莲花的一百个亲戚 火影:从天而降落入柱间怀里 木叶拜师,于斗罗成就六道 囚笼地球 谁教他这么修仙的?张扬 被甩七年后,高岭之花跪求当后爸 胭脂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