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和齐泰脸上的感动还未褪去,就被苦涩盖过。他们慢慢站直身体,低下了头。
朱允炆原本温和的脸色,在听到这个名字时,也变得难看。
他扶着两位师傅的手不自觉收紧,指节凸显出来。
朱煐........
一切都是因为朱煐........
这个名字像一根刺,扎进了他心里。
那是一个无法用常理揣度的人。
一个无视规矩、体统,将皇权视为儿戏的人。
你布下天罗地网,他看都不看,直接掀了你的棋盘,再反手给你一巴掌。
你愤怒,憋屈,恨得咬牙,却拿他没有办法。
他就像一团抓不住的影子,你一拳打在棉花上,所有力气都消失了。
常人的法子,只能对付常人。
可朱煐,不是常人。
朱允炆的呼吸有些急促,胸口发闷。他松开手,踱了两步,眼中的光芒不定。
他想起那些朝臣的目光,想起朱煐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一阵无力感抓住了他。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自己最信赖的两位谋臣。
“黄师傅,齐大人........”
他的声音不稳,带着自己都能察觉的不确定。
“那我们这........”
他顿住了,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储君的威仪此刻荡然无存。
他吸了口气,问出了那个问题。
“接下来,该当如何?”
他的目光在黄子澄和齐泰之间移动,带着期盼和一丝不安。
殿内,烛火晃动,将人影投在金砖地面上,拉长又缩短。空气沉闷。
朱允炆的指节一下下叩击着紫檀木桌面。这声音在寂静的暖阁里,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的母亲吕氏,身为皇太子妃,此刻正用力绞着丝帕,眼神里满是忧虑。
一旁的齐泰低着头,眉头紧锁,像是在想办法,却又想不出来。
“换个角度想?怎么想?”
朱允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烦躁和质问。
他看着面前的黄子澄,眼神里没有了平时的温和,只剩下焦灼。
黄子澄没有立刻回答。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宫墙外的夜色。
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跟着他移动。
他转过身,脸上没有慌乱,反而很从容。
“殿下,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件事。”
黄子澄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陛下为何要设下这个考验?”
这个问题,让朱允炆的眉头皱得更深。
“自然是看我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担起这大明江山。”
“不。”
黄子澄的回答很干脆。
“这只是其一,并非全部。”
他停顿片刻,让众人消化这句话,然后才压低声音开口。
“换个角度,既然是陛下对殿下的考验,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虽然陛下尚未公布,但实际上殿下已是大明未来的储君,大明未来之主?”
这句话让朱允炆、齐泰和吕氏心头一震。
储君!
大明之主!
这几个字,他们只敢在心里想,从未有人敢说出口。
黄子澄没有理会他们的神情,继续往下说。
“殿下的唯一对手就是允熥殿下。”
“但眼下允熥殿下的性子,懦弱不堪,沉稳不足,在陛下的眼中,他能胜任这个位置吗?他能压得住满朝的骄兵悍将吗?”
“答案,你知,我知,陛下心中更知。”
“那么眼下的局势就很明朗了。”
黄子澄的视线重新回到朱允炆身上,目光灼灼。
“事实上无论考验通不通过,陛下他的选择都有且仅有殿下一人。”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
“咔嚓”一声。
打开了众人心中那道最沉重、最坚固的枷锁。
朱允炆猛地抬起头,呼吸骤然变得急促。
他一直以来的思维,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他必须通过考验,才能成为皇太孙。
可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