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老朱托孤(4 / 8)

群臣心头一颤。

然后,他斥责几句,便让那官员下去。

他控制着语气。

让每个字都落在实处,不砸向对方。

让声线平稳,不带威压。

他要让自己看起来,像个长辈。

老朱做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

为了在朱煐心中,将传言里的“皇帝”,换上一个“老丈”的模样。

为了将来的相认,铺路。

每一次见到朱煐,他胸中都有一股冲动,想抓住那孩子的肩膀,告诉他一切。

告诉他,你是朕的亲孙,是大明的血脉!

可他不能。

他只能压抑这股冲动,将所有情感,都化作关心和问候。

远远地看着。

爷孙总归要相认。

大明,也需要一个继承人。

只是相认的时机,必须小心。

他转身走回御案后,从奏报堆里,抽出了一叠用牛皮纸包裹的密报。

这是他命人整理的,关于朱煐过去十八年经历的记录。

每一份,他都反复翻阅了不知多少遍。

纸张的边缘已被他的指腹摩挲得起了毛边。

他用手指,划过纸上文字,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那孩子度过的岁月。

仿佛这样,就能弥补他作为爷爷,缺席的时光。

倘若是宫中长大的皇孙,性子再不好管,老朱也有办法拿捏。

可偏偏是朱煐。

那孩子的脾气,是悬崖上扎根的青松,不是可以修剪的盆景。

那股认定了什么事,就一条道走到黑的犟劲,让老朱感到熟悉。

这性子,和他年轻时一样。

他害怕。

怕自己铺垫好一切,在一个自认合适的时机,坦白了身份。

结果,预想的父慈子孝、爷孙情深没有出现。

迎接他的,是朱煐讥讽与不信的眼睛。

他甚至能想象那个画面——

自己话音未落,那孩子便冷笑一声,没有多余言语,只一拂衣袖,转身就走。

宁死不屈。

留下他一人,坐在这皇宫里,守着这江山。

这个可能性,很大!

一想到这里,老朱感到一阵心悸,他下意识伸出手,按在自己胸口。

而这第二点,就是朱煐的心境。

说来这第二桩心事,老朱嘴角扯动,那弧度里没有笑意,只有无奈。

这桩忧虑,根子就在他那个大孙,朱煐的能力上。

自打朱煐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奉天殿的朝堂,这大明权力中枢的池水,便被搅动了。

不,甚至不能说是搅动。

更像是滚油之中,落入一块寒冰。

那些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文武重臣,在他那大孙面前,竟连一次上风都占不到。

老朱的指节敲击着桌面,笃,笃,笃。

思绪飘回了上次大朝会。

那日,户部、礼部、兵部的尚书侍郎联手发难,罗织罪名,引用典故,织成一张网,要将朱煐彻底钉死在朝堂。

整个大殿的空气都绷紧。

官员们或垂首,或侧目,或幸灾乐祸,或捏着汗。

可他的孙子,那个被围攻的中心,只是立在那里。

朝服穿在他身上,身姿挺拔,不像被围猎,倒像在后院散步。

面对指控,朱煐脸上没有波澜。

那些攻讦,如同耳畔的风,吹不动他的心。

众人说完,他才抬眼,目光扫过那些或红或青的脸。

然后,他开口了。

没有辩白,没有反驳,只用几句话,便剖开对方论调的筋骨,将私心与构陷暴露在众人目光下。

那一刻,老朱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那些方才还气势汹汹的大臣,此刻却面如死灰,冷汗浸透官袍。他心中一半欣慰,一半担忧。

一个连自己人头和九族存亡都不在乎的人。

这满朝文武,拿什么与他斗?

对垒的勇气都被一次次消磨,又如何能给他麻烦,磨砺其心性?

一入朝堂,再无敌手。

不行。绝对不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