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152章 专家团来了,磁石压不住地气

第152章 专家团来了,磁石压不住地气(1 / 2)

三辆墨绿色吉普碾着冻土驶进靠山屯时,林英正把最后一筐晒好的五味子码上木架。

晨霜在竹匾边缘结出薄冰,她哈了口气,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细珠,指尖却比冰更凉——

吉普引擎的轰鸣里,混着某种金属震颤的嗡鸣,和那晚玉坠共鸣时仪器的蜂鸣声如出一辙。

那声音像针尖刺入耳膜,又顺着脊椎滑下,让她后颈汗毛直立。

“队长!”铁蛋从村口跑过来,棉袄领子敞着,呼出的白气一团团炸开,脚下的雪被踩得咯吱作响:

“赵干事说要在药田中心建监测站,还带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他抹了把鼻涕,鼻头冻得通红,说道:

“陈知青让您赶紧过去,说那些人搬下来的箱子上都贴着‘高频磁测仪’的标签。”

林英把竹匾往边上推了推,竹篾刮过青石板,发出刺啦一声,像指甲划过骨头。

她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一下一下,撞在肋骨上,沉闷而清晰。

上回玉坠光柱冲天时,赵干事屋里的仪器冒了烟;

陈默说过,省农科院特调员的工作手册里,“异常地质活动”后面跟着的是“必要时管控”。

她理了理蓝布衫的领口,布料摩擦脖颈,带来一丝粗糙的触感。

转身时瞥见院角的老槐树,去年冬天她在树洞里藏了半袋野山参,如今树皮上还留着刀刻的记号,裂口处渗出淡淡的树脂香,像是大地在低语。

晒谷场早围了一圈村民。

林英挤进去时,正看见赵干事踩着条石,军大衣下摆被风掀起,露出里面的灰中山装。

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带着冬末的粗粝。

他手里攥着张盖了红章的文件,声音比山风还冷:

“根据省农业厅指示,为保障国家农业安全,靠山屯所有高产地块需纳入统一监管。监测站就建在药田中心,三日后动工。”

人群里响起抽气声,有人低声咳嗽,有人攥紧了拳头。

王婶攥着怀里的菜篮子,竹编勒进指节,声音发颤:“那是咱们种党参的好地啊……”

老猎户李大爷咳嗽着往前挤,嘴里喷出的热气在冷风中散开:“凭啥占我们的地?”

赵干事的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林英脸上,又迅速挪开:“这是政策。”

“赵干事。”林英往前迈了半步,晒谷场的石子硌得脚底生疼,鞋底传来碎石滚动的触感。

她听见陈默在身后轻声说:“仪器频率和地鸣共振。”声音轻得像片雪,却精准落进她耳朵里,激起一阵细微的战栗。

她盯着赵干事喉结动了动,继续道:“要不先请专家看看我们的北药初加工厂?去年咱们的黄芪卖进了哈尔滨药材行,靠的是科学管理。”

她笑了笑,嘴角牵动,却没到眼底,“正好让教授们指导指导。”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映出一片苍白的天色。

他的公文包鼓鼓囊囊,林英瞥见露出一角的《土壤微生物学》,封皮边缘卷了毛边——这老头确实是来做研究的。

加工厂的木门吱呀打开时,陈教授的脚步顿住了。

阳光透过木格窗斜洒进来,尘埃在光柱中飞舞,像无数微小的星子。

晾架上的党参根根饱满,泛着琥珀色的油光;贝母片白得发亮,仿佛能映出人影。

空气里弥漫着根茎的苦香与陈年木料的温润气息。

林英递过一摞本子:“这是生长日志,从翻地到打药都记着。”

她指尖划过“三月初七,追施腐叶肥”的字迹,纸面粗糙,墨迹微微凹陷,“还有质检报告,县药材站盖的章。”

陈教授翻本子的手突然抖了抖。

他从兜里摸出个银色小瓶,用镊子夹了块土样进去:“能给我点土吗?”不等林英点头,他已经蹲在墙角,掏出显微镜开始调焦。

老吴缩在他身后,抱着台黑色仪器,屏幕上的数字跳得飞快——那是便携磁测仪,林英在赵干事屋里见过,当时它正发出刺耳的蜂鸣。

“这不可能……”陈教授突然拔高声音,镜片上蒙了层白雾,手指微微发颤。

他指着显微镜目镜:“老吴你看!这些微生物在游动,像活的!”

老吴凑过去,刚看了一眼就猛地直起腰,仪器“啪”地摔在地上,塑料外壳裂开一道缝,电流滋滋作响。

他弯腰去捡时,袖口蹭到墙角的陶盆——盆里种着棵豆苗,本是昨天才发芽的,此刻已长至半尺,叶片肥厚泛光,叶脉呈淡金色,茎秆挺拔如箭。

老吴的脸瞬间煞白,蹲在地上,颤抖的手碰了碰豆苗,嫩叶微颤,露珠滚落,砸在泥土上无声无息。

他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喉结上下滑动,却说不出一个字。

日头偏西,加工厂的影子斜拉在晒场上,人群散去的脚步声渐渐远了。

林英收拾完日志本,指尖还残留着泥土的气息,潮湿、微腥,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

当月亮爬上东山梁的时候,后窗忽然轻轻一震——不是风,是有人用指

最新小说: 我在大唐当道姑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炎灵珠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