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田间密码(1 / 2)

阳台实验室的“田间密码”

萧凡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曲线,眉头拧成了结。

屏幕上是“魔芋凝胶-抗冻蛋白复合体系”

在-5c环境下的测试数据,向日葵根系的保护率像断了线的风筝,从89骤降到62,反复校准过三次仪器,结果依旧没有改善。

叶芷兰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指尖划过键盘上的“析水量”

数据栏:“会不会是低温让凝胶里的水跑出来了?抗冻蛋白没了载体,自然没法附着在根系上。”

这话刚落,书房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

萧凡回头,看见叶澜和萧汀正踮着脚往屋里望,姐弟俩手里还攥着从阳台花盆里挖来的沙土,指缝间沾着细碎的草屑。

“爸爸妈妈,你们在说‘水跑出来’吗?”

叶澜把沙土放在门口的矮柜上,小跑到书桌旁,盯着屏幕上的凝胶显微图,“是不是像冬天玻璃上的水珠那样,冷了就会‘出汗’呀?”

萧汀也跟着凑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小本子,翻开画满折线的一页:“我昨天摸了阳台低温箱里的凝胶,比前天硬了好多,用放大镜看,之前能看见的小格子好像变小了——会不会是格子把水挤出来了?”

他指着本子上“温度-硬度”

的手绘曲线,圆点标注得整整齐齐,“你看,5c的时候格子还能放下小珠子(指之前实验用的荧光微球),到-5c就挤得看不见缝了。”

萧凡和叶之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

他们这几天满脑子都是“凝胶结构稳定性”

的专业文献,倒没料到孩子会从生活观察和直观感受里,点出“低温导致网格收缩”

的关键。

叶之澜蹲下身,摸了摸萧汀的头:“汀汀观察得很仔细,但‘格子挤水’是不是真的,还需要实验验证。”

话没说完,手机突然响了,是项目组打来的,催问凝胶配方优化的进展,她只能匆匆起身:“爸爸妈妈今天要去实验室做对照实验,可能要晚点回来。”

看着父母匆匆出门的背影,叶澜拉了拉萧汀的袖子:“我们自己做实验验证好不好?就像上次测豆芽生长那样。”

萧汀点点头,从书架上翻出那本《儿童农业百科》,又搬来平板——自从上次用平板查过“凝胶网格结构”

后,姐弟俩就学会了在儿童科学网站上找实验方法。

“你看,做对照实验要‘只变一个条件’。”

萧汀指着屏幕上的图文,“我们把凝胶分成三组,温度不一样,其他都一样,就能知道是不是冷让格子变小了。”

叶澜找来三个透明小盒子,用勺子舀出等量的魔芋凝胶,分别贴上“291”

的标签——标签是她用彩笔写的,还画了太阳、云朵和雪花区分温度。

萧汀则从萧凡的实验台角落里,翻出几张废弃的微量称重纸,小心翼翼地放在电子秤上归零:“爸爸说过,重量少了多少,就是跑掉的水有多少。”

他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各称一次,把数据记在小本子上,还在旁边画了三个高矮不一的柱子,“你看,-5c的凝胶每天都轻一点,25c的几乎没变!”

三天后,萧凡和叶之澜带着实验室的初步结论回家——激光粒度仪显示,低温确实会让凝胶网格收缩率提升到2o,但还没找到阻止收缩的方法。

刚进门,就被双孩拉到阳台。

叶澜指着三个小盒子里的凝胶:“爸爸妈妈,你们看!

冷的凝胶不仅轻了,还硬邦邦的,我用牙签戳都戳不动。”

萧汀则递上自己的称重数据:“-5c的凝胶三天少了o8克水,和你们说的‘析水’一样!”

叶之澜拿起凝胶样本,对着光看了看,突然想到什么:“如果在凝胶里加一种能‘撑住’格子的东西,会不会不让它收缩?”

她转身想去查文献,却被萧汀拉住:“妈妈,我上次加白糖到凝胶里,它就没那么硬了!”

萧汀跑回房间,拿出上次做手工剩下的低聚果糖粉末——那是之前萧凡用来做食品添加剂实验的,姐弟俩偷偷试过一次,知道它是甜的。

“低聚果糖的颗粒比白糖小,说不定能钻进格子里,不让格子变小。”

叶澜补充道,她记得上次看萧凡的实验报告,里面有“颗粒尺寸匹配”

的字样。

这个想法让萧凡眼前一亮。

他立刻拿出流变仪,分别测试了添加o、3、5低聚果糖的凝胶样本。

当数据出来时,夫妻俩都屏住了呼吸——添加5低聚果糖的凝胶,在-5c环境下的网格收缩率居然降到了5以下,析水量也减少了8o!

“成功了!”

叶之澜忍不住抱住双孩,“你们帮爸爸妈妈解决了大难题!”

接下来的一周,萧凡和叶之澜忙着优化复合体系的配方,准备在项目组的专题研讨会上汇报。

双孩则悄悄开始了新的“计划”

——他们听父母说,

最新小说: 都市修真便利店 今生只为你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