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共生晶语(3 / 4)

须具备了吸收雾气的能力——晶须表面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水珠滴落在土壤里,为植物提供水分;林夏则跟着卡洛斯采集“雾蕨”

的样本,希望能找到与玄晶共生的新机制。

这天傍晚,山谷中突然下起了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树叶上,出“噼里啪啦”

的声响。

萧凡担心实验装置会被雨水损坏,立刻带着团队赶往“雾林泉眼”

当他们抵达时,却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玄晶的晶须在雨中舒展,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晶网”

,“晶网”

像一把撑开的伞,保护着下面的“雾蕨”

和其他植物,而“雾蕨”

则释放出绿色的光芒,为“晶网”

提供能量。

雨水落在“晶网”

上,被分解成细小的水珠,均匀地洒在土壤里,没有造成任何积水。

“是‘雨润共生’!”

林夏激动地喊道,她翻开爷爷的日记,在空白页上写下:“雾林泉眼,晶网护蕨,雨来则为伞,雾来则为露。”

卡洛斯站在一旁,眼里满是敬畏:“我们印第安人一直相信,自然中的万物都是相互守护的,现在看到这些晶须和植物,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自然的智慧。”

实验进行到第十天,团队培育出了“雾林守护晶”

——晶须呈淡绿色,能吸收雾气和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和水分,与雨林的植物形成了完美的共生关系。

陈禾检测后现,“雾林守护晶”

周围的植物生长度比其他地方快了5o,释放的氧气也增加了3o:“如果将‘雾林守护晶’推广到整个雨林,或许能缓解全球变暖的问题!”

离开亚马逊雨林前,团队在“雾林泉眼”

边埋下了第二块“共生晶碑”

,碑体上刻着雨林的“雾蕨”

和玄晶的图案,与东非的“共生晶碑”

遥相呼应。

卡洛斯送给林夏一袋“雾林泉”

的泉水:“这泉水能保存十年,下次你们再来时,用它浇灌玄晶籽,晶须会生长得更快。”

科考船“探索号”

再次启航,这次的目的地是北极的“冰原泉眼”

林夏站在甲板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手里拿着爷爷的日记和那袋“雾林泉”

的泉水。

萧凡走到她身边,指着海图上的“冰原泉眼”

说:“阿凯说北极的‘冰原泉眼’在永久冻土层下,那里的泉水常年不冻,周围长着能在极寒环境下存活的‘冰藻’,或许能和‘极冰守护晶’形成新的共生结构。”

陈禾抱着刚整理好的实验数据册走来,册页上贴着北极的气候数据:“北极的最低温度能到-5oc,‘极冰守护晶’虽然能在低温下存活,但在这么低的温度下,晶须的生长度会变慢,需要找到能促进晶须生长的物质。”

老周从实验室探出头,手里举着块泛着淡蓝色的瓷坯:“我把‘雾林守护晶’的粉末混进了新瓷坯,还加了北极冰原的冰芯碎屑,你看——”

他将瓷坯放在模拟北极低温的实验舱里,瓷坯表面竟长出了淡蓝色的晶纹,“这些晶纹能吸收北极的极光能量,为玄晶提供热量。”

航行途中,林夏在爷爷的日记里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年轻的爷爷站在北极的冰原上,手里拿着一块淡蓝色的晶体,晶体上刻着那个熟悉的符号——三个光点缠绕着晶须。

照片的背面写着:“冰原之晶,能守寒泉,极光为引,共生为魂。”

林夏的眼眶泛红,她知道,爷爷的遗愿正在被他们一点点实现,而这场跨越海陆的脉晶探索之旅,也将在北极写下新的篇章。

当“探索号”

抵达北极的“冰原泉眼”

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惊叹——一望无际的冰原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远处的冰川像巨大的蓝色水晶,“冰原泉眼”

位于冰原中央的一处凹陷处,泉水冒着热气,在极寒的空气中凝结成白色的雾气,周围的“冰藻”

叶片上泛着淡蓝色的光,像是无数颗细小的星星。

萧凡团队立刻开始了实验,老周将“晶土”

撒在泉眼周围的冰原上,很快,冰原中便长出了淡蓝色的晶须,晶须与“冰藻”

的叶片缠绕在一起,形成了蓝白相间的“冰原共生网”

;陈禾则将“雾林泉”

的泉水加入泉水中,让玄晶的晶须具备了在极寒环境下快生长的能力——晶须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冰膜,冰膜能隔绝低温,保护晶须不受伤害;林夏则跟着当地向导奥拉夫采集“冰藻”

的样本,现“冰藻”

能吸收极光的能量,为玄晶提供营养。

实验进行到第五天,团队培育出了“冰原守护晶”

——晶须呈淡蓝色,能在-5oc的极寒环境下存活,还能吸收极光的能量,为周围的“冰藻”

最新小说: 后宫生存法则: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净身出户,情报系统助我成首富 分手后,我成了富圈香饽饽 我的航海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 娇美人只想独美,沈总求她留个崽 娱乐:做最渣的人,唱最深情的曲 重生1981: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离婚当晚,我转身成了妻女的守护神 玄师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