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共生晶语(2 / 4)

周突然想起实验室里的“抗压瓷坯”

,立刻跑回去取。

当他将瓷坯放进池中时,瓷坯表面的晶纹立刻展开,像一把撑开的伞,将玄晶和火苔罩在下面。

更令人惊喜的是,瓷坯竟能吸收池中的热量,将温度稳定在38c左右。

“瓷坯里的火山岩碎屑能储存热量,玄晶母矿粉末则能调节释放度!”

老周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是‘海陆共生’的功劳,缺了深海的玄晶母矿,或者东非的火山岩,都做不到。”

火山喷最终只是小规模的,灼热的岩浆在距离“火岩共生池”

几百米的地方停下,形成了一道新的岩墙。

第二天清晨,团队回到池边时,看到“共生网”

依旧完好,瓷坯的晶纹上还沾着细小的岩浆颗粒,像是给“守护伞”

镶上了一层金边。

马赛尔蹲在池边,轻轻触碰着晶须,眼里满是敬畏:“我们马赛人说,土地和水是母亲的双臂,现在看来,这些晶须和火苔,也是母亲的孩子,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离开东非前,林夏在“火岩共生池”

边埋下了一块“共生晶碑”

——碑体用老周制作的瓷坯制成,正面刻着爷爷日记里的符号,背面则刻着东非的火苔和深海的玄晶图案。

萧凡在碑旁种下了一颗玄晶籽,他相信,等下次再来时,这里会生长出更茂盛的“共生网”

科考船再次启航,这次的目的地是亚马逊雨林的“雾林泉眼”

林夏翻看着爷爷的日记,在扉页上现了一张世界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脉晶产地:雪山的“冰脉晶”

、沙漠的“沙海金晶”

、极地的“极冰守护晶”

、深海的“深海玄晶”

、东非的“火岩共生晶”

,而“雾林泉眼”

被用绿色的笔圈了起来,旁边写着:“雾林藏灵泉,晶与林共生,吸雾为露,吐氧为息。”

航行途中,陈禾对“火岩共生晶”

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现晶须在吸收二氧化碳后,会释放出一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气体。

“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如果‘火岩共生晶’能和雨林的植物共生,或许能帮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陈禾兴奋地向团队展示实验数据,“我做了模拟实验,将晶须与雨林的蕨类植物放在一起,植物的生长度加快了3o,释放的氧气也增加了15。”

老周则忙着改进“共生基座”

,他将雨林的腐殖土与玄晶母矿粉末混合,制成了能融入土壤的“晶土”

:“雨林的土壤松软,普通的瓷坯容易陷进去,‘晶土’能和土壤融为一体,还能为晶须提供营养。”

萧凡则在研究雨林的气候数据,现“雾林泉眼”

常年被雾气笼罩,湿度高达9o,昼夜温差小,但降雨量极大,需要为晶须设计防水的保护层。

当“探索号”

驶入亚马逊雨林的支流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震撼——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藤蔓像绿色的瀑布一样从树冠垂落,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气息,远处传来不知名鸟类的叫声。

当地向导卡洛斯划着独木舟前来接应,他皮肤黝黑,身上穿着用树皮制成的衣服,手里拿着一片巨大的荷叶:“‘雾林泉眼’在雨林深处的‘隐秘山谷’里,那里的泉水从地下冒出来,周围长着能光的‘雾蕨’,雾气浓的时候,连阳光都穿不透。”

团队跟着卡洛斯穿过茂密的雨林,脚下的落叶厚得能没过脚踝,偶尔会有色彩斑斓的蝴蝶从身边飞过。

林夏注意到,路边的植物叶片上都沾着细密的水珠,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像是无数颗细小的水晶。

“爷爷日记里写‘雾林之水,能润晶魂’,”

林夏边走边说,“或许这里的泉水含有特殊的矿物质,能让玄晶的晶须变得更有韧性。”

抵达“雾林泉眼”

时,正值清晨,山谷中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

泉眼不大,泉水清澈见底,周围的“雾蕨”

叶片上泛着淡绿色的光,将泉水映照得如同翡翠。

陈禾立刻检测泉水的成分,现其中含有大量的钙和镁,还有一种从未见过的“雾林素”

:“这种‘雾林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对玄晶的生长肯定有帮助!”

萧凡将一颗玄晶籽放进泉水中,晶籽很快便长出了淡绿色的晶须,晶须与“雾蕨”

的根系缠绕在一起,像是在跳一支无声的舞蹈。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开始在“雾林泉眼”

周围搭建实验装置。

老周将“晶土”

撒在泉眼周围的土壤里,很快,土壤中便长出了细小的晶须,晶须与周围的植物根系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地下共生网”

;陈禾则将“火岩共生晶”

的提取物加入泉水,让玄晶的晶

最新小说: 填房日常 鉴昭行 入夜,娇软乖乖被京圈大佬吻哭了 从高一开始的校园生活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 非人类监管协会 整顿餐饮业,从拒绝预制菜开始 重生1984,我在饥荒年带全家吃肉 摆烂系统京圈团宠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