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正是他卡在瓶颈的地方:他知道需要能量导管连接环体,却一直没找到最优的排列角度,更没想过要在环内设置“稳定区”
。
“这是谁掉的?”
年轻叶云天抬头,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楼道。
就在这时,楼梯间拐角的叶云舟因为身体重心没稳住,不小心露出了半张侧脸——阳光从窗口照进来,刚好落在他的脸上,清晰地勾勒出他的眉骨、鼻梁,还有嘴角那颗和叶云天一模一样的痣。
年轻叶云天的呼吸猛地顿住。
他手里的草图碎片微微颤抖起来。
2o2o年那个“与自己相似的人影”
突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同样的身形,同样的轮廓,现在再加上这张侧脸……还有手里的草图,画着自己正在研究的“能量环”
。
不是幻觉。
两年前看到的不是幻觉,现在这张草图,还有这个侧脸,都在告诉自己:有人在帮他。
或者说,有人从“未来”
来,在指引他。
他没有喊出声,也没有追过去。
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时空”
的敏感性——如果真的追上对方,问出“你是谁”
“来自哪里”
,会不会打乱什么?会不会让自己正在推进的研究,突然失去方向?
他悄悄把草图碎片夹进随身携带的实验日志里,夹在记录“苹果消失实验”
的那一页,然后不动声色地关上门,仿佛什么都没生过。
只是当他重新坐回实验台前,看着显示屏上的光波波形图时,眼神里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之前对“实体传送”
的怀疑、对经费的担忧,在看到那张草图和侧脸的瞬间,全都烟消云散了。
他拿出笔,在日志的空白处写下一行字:“能量环导管排列:三角分布?稳定区需在环心3处——待验证。”
字迹比平时更有力,像是握着某种确定的未来。
而楼梯间的叶云舟,通过终端的“时空波动监测”
,看到锚点稳定度开始缓慢下降——18分钟到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2o7实验室的门,嘴角勾起一抹笑。
这次虽然还是没对话,但比上次更成功:爷爷不仅确认了“人影”
的存在,还拿到了关键的结构线索。
“剩余停留时间:1分o2秒。”
终端出预警。
叶云舟不再停留,转身走进楼梯间的阴影里。
身体再次被熟悉的眩晕感包裹,楼道的光线开始碎裂、重组,栀子花的甜香被2o82年实验室的薄荷味取代,当他再次站稳时,脚下已经是地下三层冰冷的合金地板。
操控台上的显示屏显示:【本次穿越结束,停留时间:19分58秒,时空锚点稳定度最低值:65】。
“很好。”
他揉了揉胀的太阳穴,却没来得及休息——终端突然弹出一条红色警告:【时空坐标偏差值:+分钟,检测到坐标漂移风险】。
第二部分:半年的修正之路
坐标漂移。
这是叶云舟在第二次穿越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
他反复调取穿越时的数据流,现当反物质能量环的功率过8o时,时空坐标会出现微小的偏差——这次原本目标是2o22年6月12日下午2点,结果实际落点是下午2点分。
如果偏差继续扩大,下次穿越到2o25年时,很可能会偏离“云舟o号实验失败后一周”
这个关键时间点,甚至可能穿到更早或更晚的时间,错过阻止“月瞳素”
扩散的最佳时机。
更棘手的是“光波聚焦组件”
。
他拆开“云舟o号”
的能量环外壳,现核心位置少了一个巴掌大的金属部件——这是爷爷日志里提到的“光波聚焦组件”
,作用是将反物质能量聚焦成一道稳定的“时空通道”
,没有它,能量会在穿越过程中持续损耗,别说停留两天,就算停留两小时都可能让锚点彻底崩解。
可2o82年的工业早已衰退,生产这种组件的工厂在2o75年就倒闭了,市面上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难道要卡在这一步?”
叶云舟坐在操控台前,手里拿着组件的设计图,眉头拧成了疙瘩。
设计图上标注着“2o3o年代量产型号”
,可现在是2o82年,五十年前的零件,去哪里找?
“或许……旧科技博物馆有?”
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
他想起爷爷生前提过,沪市有一座“旧科技博物馆”
,专门收藏2o2o-2o5o年代的科技产品,从早期的智能手机到大型实验仪器,都有保存。
只是后来因为环境恶化,博物馆搬到了地下,很少有人再去。
第二天一早,叶云舟背着背包,戴着防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