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时间的灰烬与未竟的方程
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出细微的嗡鸣,像某种永恒的背景音,覆盖了空气里若有似无的、属于“过去”
的焦糊味。
林月瞳站在巨大的环形控制台前,指尖悬在冰冷的金属表面上,没有落下。
控制台中央的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一组数据——那是云天4号最终的运行日志,最后一行红色的警告代码像一道凝固的血痕:【时空锚点崩溃,修正力阈值突破,目标存在性锁定失败】。
三年了。
距离叶云天倒在那杯掺了神经性毒剂的蓝山咖啡前,已经过去三年。
距离叶可北带着云天4号的核心模块,纵身跃入实验室人工制造的微型虫洞,试图回到谋杀生的前一小时阻止吕明远,也已经过去三百六十五天。
那天,实验室的警报声撕裂了凌晨的寂静。
叶可北消失在虫洞的蓝光里时,林月瞳清晰地看到他防护服上的倒计时器显示着“oo:59:47”
——理论上,这足够他完成一次精准的时间跳跃。
可当虫洞在十分钟后稳定闭合,控制台的监测屏上却只跳出一行冰冷的字:【观测对象时空坐标偏移365标准日,修正力介入,干预行为无效】。
他们等了整整一年。
叶可北回来时,防护服上的计时器停留在“oo:oo:o1”
,脸上还带着未散尽的硝烟味,眼神却空得像被抽走了所有光。
“我阻止了吕明远,”
他声音沙哑,像砂纸磨过生锈的钢管,“我把那杯咖啡打翻了,我甚至按住了他的手……但时间像有弹性,它把一切都拨回了原位。
爸爸还是……”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盯着自己的双手,仿佛上面还残留着某种无法擦去的虚无。
这就是时间的法则。
林月瞳后来在叶云天留下的手稿里看到过类似的推测:“时空存在自我修正机制,如同有机体的免疫系统。
任何试图颠覆关键节点的行为,都会被无形的力量拉回‘正轨’——所谓的‘正轨’,即是已生的事实。”
那时她只当是理论假设,如今却成了套在全家人脖子上的枷锁。
云天3号的四大漏洞早已被他们逐个攻破。
叶可东在化学分析中现了“物质熵增异常”
,叶可南用拓扑模型推导出“时空褶皱补偿公式”
,叶可西优化了“量子纠缠锚定参数”
,而她自己,则补全了生物意识在穿越时的“连续性算法”
。
这些突破让云天4号成了理论上“无懈可击”
的穿越ai,可它终究没能敌过那个看不见的“修正力”
。
控制台旁的玻璃柜里,存放着云天3号的残骸。
那是他们最初的希望,也是失败的见证。
金属外壳上有一道明显的裂痕,是叶可南在现第一个漏洞时,激动得用扳手敲出来的。
如今,裂痕里积了薄薄一层灰,像时间本身落下的灰烬。
“妈,云天5号的能量核心调试好了。”
叶可西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打断了林月瞳的思绪。
少年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疲惫——这三年,四个孩子几乎是以实验室为家,眼底的红血丝成了常态。
林月瞳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涩意。
“知道了。”
她转身看向身后的培养舱,里面悬浮着云天5号的原型机,银灰色的机体在冷光下泛着金属的冷感,却又隐隐透出某种……像心跳般的能量波动。
这是他们最后的筹码,集合了所有人的智慧,甚至融入了叶可北在滞留的那一年里,从“过去”
带回的、关于时间修正力的新数据。
可她心里清楚,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输了。
叶云天的名字,在官方的死亡名单里躺了三年;吕明远虽然被捕,却在狱中离奇死亡,死前只留下一句“他早知道”
;而他们倾尽所有搭建的时间机器,最终只证明了一件事:有些失去,似乎注定无法挽回。
实验室的时钟指向凌晨三点,秒针的跳动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林月瞳走到窗边,看向远处城市的轮廓。
夜色里,无数窗户亮着灯,像散落的星辰。
她想起叶云天曾说:“每颗星星的光,都是穿越了几万光年才抵达地球的。
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它们的过去。”
那么,此刻是否也有一束属于叶云天的光,正穿越某个未知的时空,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闪烁?
第二节:藏在公式里的心跳
叶云天的书房被原样保留了下来。
窗帘永远拉着一半,让阳光刚好落在书桌左侧的第三格抽屉上——那是他生前最习惯放置钢笔的位置。
如今,抽屉里放着的是林月瞳整理出来的、他未完成的手稿,最上面一页,有他用红笔圈住的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