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有“困窘”
的意思。
据说这种鼠“能飞不能上屋;能缘(爬树)不能穷木(爬到树顶);能游不能渡谷;能穴(挖洞)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所以说“五技而穷”
。
这句意思说:鼫鼠有五种技能,但是都不能精通。
67、《诗》曰:见《诗经?曹风?尸鸠》。
68、尸鸠:即布谷鸟。
尸鸠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69、淑人:善人。
仪:仪表,指人的行动举止。
70、如心结:指心之坚定专一。
71、这句意思说:君子为学或工作应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荀子用大量比喻,论证学习要专心一意,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72、瓠(hu户音)巴:楚人,古代善弹瑟的人。
相传他弹瑟时,能使鸟舞鱼跃。
沉鱼:沉在水底的鱼。
73、伯牙:楚人,古代善弹琴吧的人。
六马:这里指很多马。
秣(0末音):饲料。
仰秣:马吃草时把头抬起来。
以上二事比喻学有专长自能感动万物。
74、形:显露。
这两句意思说,:所以声音无论多么微小,没有不被人听见的,行为无论多么隐蔽,也没有不显露出来的。
比喻为学不论大小,都不会泯没无闻。
75、这两句说:山中如果蕴藏着宝贵的玉石,则连山上生长的草木都显得特别滋润;水中如果生长了珍珠,则连崖岸都显得不干枯。
意思是:有学问的人自然会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气度来。
76、邪:同“耶”
,感叹词。
安:怎么。
第二段提要:提出有关学习的态度问题。
申明为学的态度应持恒专一,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77、恶(91u乌音):问词,如何。
78、数:术,指为学的方法、途径。
79、义:这里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80、真:真诚。
力久,力行而持久。
入:指深入而有所得。
这句意思说:真诚不懈地积累,努力持久地学习,就可以深入而有所得。
81、没:同“殁”
,死亡。
这句说:这样学习一直坚持到老死。
82、为之:指为学。
舍之:指放弃学习。
83、《书》:指《尚书》。
纪:记载。
这两句意思说:《书》是记载政事的。
84、《诗》:指《诗经》。
中声:中和之声,指最和平醇正的乐调。
止:存。
这两句意思是:《诗经》收集的都是中和之声所汇萃集中的乐章。
85、大分:总纲,总原则。
类:类例,这里指法律条例。
这三句意思说:《礼》是法律的总原则,各种条例的准绳。
86、敬:指揖让恭敬的种种仪文细节。
87、《春秋》: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
据说孔子曾加以修改。
微:隐微,指微言大义。
88、毕:完备。
这句意思说:在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完备了。
89、箸:通“着”
,铭记。
、布:表现。
四体:四肢。
91、形:体现。
动静:人的行动。
92、端:读为“喘”
,微言。
蝡(ru如音):同“蠕”
,微动。
一:皆,都。
这句意思说:哪怕是微小的一言一动,都可以供别人效法。
93、禽犊:家禽和小牛。
古时多用家禽和小牛作为互相赠送的礼品。
这里指小人把学习作为取悦于人,追求名利地位的手段。
94、傲:浮躁。
95、囋(an赞音):形容语言繁碎,罗索。
96、响:回响。
如响:像声音回响一样,不多不少。
97、其人:指贤师益友。
98、法而不说:仅有成法而无详细的解说。
99、故而不切:所载多前代故事,而不切近当前的实际。
100、约:语言简约含蓄。
不:含义隐约,不能使人直截迅地理解其意。
101、方:仿效。
其人:指贤师益友。
第一个“之”
字作“而”
用,是连接词。
第二个“之”
字作“的”
用,是助词。
习君子之说:指学习其人的学说。
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