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面仿效君子的为人,一面学习他的学说。
102、以:而。
遍:全面。
这句意思说:养成高贵的品德,同时又获得全面的知识。
103、周于世:全面通晓世间的事情。
104、经:读为“径”
,途径,方法。
好:慕悦。
这句意思说:学习上最快的途径,莫过于慕悦和接迎贤师,学习贤师的为人。
105、隆:重视。
这句说:其次是经常以礼法来约束自己。
106、安:作“于是”
或“则”
解。
特:仅仅,只。
学识杂志:学习杂记之书。
顺:通“训”
。
顺诗书:解释诗书。
这句意思是:仅仅是杂七杂八地学一通,给《诗》《书》的文义做注脚罢了!
107、末:同“没”
。
末世:到死为止。
穷年:指年寿穷尽的日子。
末世穷年:即一生,一辈子。
108、将:想要。
原:追求根源。
经纬:织布的经纬线,这里指条理脉络。
蹊(xie携音)径:小路,这里指门径。
这三句意思说:想要追溯先王的法制,探求仁义的根本,那么学礼正是他的正确途径。
109、挈:提起。
诎:同“屈”
,弯曲。
顿:整顿。
110、道:遵循,实行。
礼宪:礼法。
111、飡:同“餐”
。
壶:盛食物的器具。
这句说:以锥子代替筷子进餐。
112、明:透彻。
法士:守礼法之士。
113、察辩:明察善辩。
散儒:自由散漫的儒生。
114、楛(ku苦音):粗野不合礼仪。
问楛:所问不合礼仪。
115、道:指礼义之道,即礼节态度。
116、礼恭:恭敬有礼。
方:方向,途径。
117、辞顺:言辞和顺。
118、色从:态度好。
致:极,最高境界。
119、瞽:盲目行事。
120、《诗》曰:见《诗经?小雅?采菽》。
匪:同“非”
。
交:同“绞”
,急切。
舒:缓和。
予:有赞许之意。
第三段提要:主要是谈学习内容、方法、步骤和求教于人的重要性,兼及接待求教者应持的态度。
121、这句意思说:不能触类旁通。
122、一:专一。
即下文所说“全”
、“尽”
、“粹”
。
1、涂:同“途”
。
巷:小胡同。
途巷之人:指普通的人。
124、桀、纣:夏、商两朝亡国暴君。
125、全:全面。
尽:透彻。
这两句意思说:必须学得全面而透彻,然后才成为有学问的人。
126、不全:指所学不全面。
不粹:指所学不精纯。
美:完美。
127、诵数:反复诵读。
贯:贯通。
128、思索:认真思考所学的东西。
通:融会贯通。
129、为:效法。
其人:指良师益友。
处:指设身处地。
这句意思是:按照贤师益友的榜样去身体力行。
130、害:指妨害全面、深入学习的种种因素。
持养:小心培养。
131、是:此;指全、粹之学。
下三句同。
132、致:极。
好:爱好。
133、以上四句“之”
字均作“于”
解。
134、权利:权势、利禄。
倾:倾倒,动摇。
135、荡:动。
136、德操:德行情操。
137、定:指有坚定的见解和立场。
138、应:指应付各种事物的本领。
139、成人:完美的人。
140、见:可能是“贵”
字之误。
光:古与“广”
通。
这三句意思是:天以明为贵,地以广为贵,而君子以学问修养完全精粹为贵。
第四段提要:说明为学必须专心致志,而以学之全、粹为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