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糠麸。
她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太子殿下,老身的孙子已经三天没吃饭了,这个馒头还是我从粮商那里用饰换的。
您看看,这就是我们现在吃的饭。
老身知道您要打仗,可您能不能先让我们活下去啊?”
杨烨接过馒头,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想起自己穿越前,在现代社会从来不用担心饿肚子,可在这个时代,一个馒头就能难倒无数百姓。
他蹲下身,扶起老妇人,声音哽咽:“老人家,对不起,是我没做好。
您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让大家吃上饭,绝不会让叛军打进洛阳城。”
送走老妇人后,杨烨再也忍不住,一拳砸在案头上,震得烛火摇曳。
他知道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打破僵局。
他想起自己之前收服的瓦岗寨李密,虽然那人野心不小,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密信,让心腹假扮成商人,偷偷送出城去,邀请李密率军夹击宇文化及,许诺平定叛乱后,封他为邢国公。
可就在密信送出的第二天,洛阳城内突然流传起一种说法,说太子杨烨为了打赢仗,要把洛阳城内的百姓都赶到城墙上当“人肉盾牌”
。
这个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迅传遍了大街小巷,原本只是抱怨粮价的百姓,彻底变成了愤怒的洪流,他们拿着锄头、菜刀,涌向皇宫,喊着“废黜太子”
的口号。
杨烨站在城楼,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他知道这是五姓七望在背后散布谣言,可他却没法解释——百姓只看到粮价飞涨,只听到谣言,却看不到他为了守护这座城付出的努力。
他甚至看到人群里,有几个穿着体面的人在煽动百姓,那些人袖口露出的玉佩,正是博陵崔氏的族徽。
“殿下,宇文化及的军队开始攻城了!”
禁军统领的呼喊声让杨烨回过神来。
他抬头望去,只见城外的叛军推着攻城车,朝着城门冲来,城楼下的百姓吓得四处逃窜,场面一片混乱。
“下令!
禁军不得伤害百姓,先挡住叛军!”
杨烨嘶吼着,拔出佩剑,亲自率领禁军冲向城门。
战斗一触即,箭矢像雨点一样落下,耳边全是兵器碰撞的声音和百姓的惨叫声。
杨烨挥舞着佩剑,斩杀了一个又一个叛军,可他的心里却越来越冷——他在为守护百姓而战,可百姓却把他当成敌人,这种滋味比挨一刀还难受。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支打着“李”
字旗号的军队朝着洛阳城赶来。
杨烨心中一紧,以为是李渊的大军到了,可仔细一看,却现那支军队的帅旗上,还有一个“密”
字。
“是李密!
他来了!”
禁军欢呼起来。
杨烨松了一口气,差点瘫倒在地。
李密的瓦岗军从侧翼突袭,宇文化及的军队顿时乱了阵脚,攻城的势头被遏制住了。
可还没等杨烨高兴多久,户部尚书又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殿下,江南的运粮队在淮河被人劫了,劫粮的人穿着五姓七望家兵的衣服!
现在洛阳城内的存粮,最多只能撑五天了!”
杨烨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五姓七望是铁了心要置他于死地。
可他不能放弃——如果他输了,李渊和宇文化及会推翻隋朝,百姓会陷入更深的战乱;如果他赢了,他就能彻底铲除五姓七望的势力,让隋朝走向真正的太平。
他睁开眼睛,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对着身边的将领们说:“传我命令,明天一早,我亲自率领禁军,出城与宇文化及决战!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杨烨,绝不会让隋朝亡在我的手里!”
夜色再次笼罩洛阳城,杨烨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天繁星。
他不知道明天的决战能不能赢,不知道百姓会不会理解他,可他知道,自己必须走下去。
他摸了摸怀里的那个黑黢黢的馒头,仿佛感受到了百姓的苦难,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等着我,”
他轻声说,像是在对百姓承诺,也像是在对自己说,“我一定会让大家吃上饱饭,一定会守护好这座城。”
第二天清晨,洛阳城门缓缓打开,杨烨穿着明光铠,手持玄铁枪,率领三万禁军,朝着宇文化及的军营走去。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
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隋朝,更是为了这个时代的百姓,为了自己穿越而来的意义。
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他都必须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