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被共生意识当作“诱饵”的意识。
就在这时,通讯器突然响起,不是主控室的信号,是青屿镇的频率。屏幕上出现了那个穿蓝布衫的老人,这次他的脸清晰了——是沈溯的母亲,只是眼神里没有任何温度,像被操控的木偶:“小溯,回来吧,把怀表放进拱门,就能停止能量吸收。你不想让地球变成下一个恒星残骸,对不对?”
“这是陷阱。”林夏抓住沈溯的手臂,“怀表是关键,他们想要的是怀表里的‘惊奇感’——你十岁时看到木星光环的记忆,是地球最强烈的惊奇感,一旦交出去,地球就彻底没救了!”
沈溯看着屏幕上母亲的脸,口袋里的怀表突然发烫,表盖自动弹开,表盘里的指针不再指向青屿镇,而是指向那颗坍缩恒星的方向。他突然想起晶体融化前的文字:“最后一次,别选错。”难道“786次重生”不是结束,是循环?共生意识一直在用“救赎”的谎言,让一个又一个文明自愿成为“代价”,而张教授,只是被他们操控的“引导者”。
“沈教授,你看!”林夏突然指向舷窗,遮光板不知何时打开了,外面的星空不再是熟悉的模样——无数颗恒星残骸在星空中漂浮,每个残骸上都有淡蓝色的凹陷,像一串巨大的项链,而项链的尽头,是一个正在缓慢形成的新的恒星残骸,形状和地球一模一样。
“这是……共生意识的‘牧场’。”沈溯的声音沙哑,“每个残骸都是他们‘收割’过的文明,地球正在成为下一个。”他摸向口袋里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那道属于自己的侧脸凹陷轮廓还在,只是轮廓里的疑问符号,变成了“786”的形状。
通讯器里的母亲还在说话:“小溯,时间不多了,怀表是唯一的钥匙。你想想,如果你不这么做,地球会变成和那些恒星一样的残骸,所有人都会消失,包括你母亲的意识……”
“你不是我母亲。”沈溯打断她,声音坚定,“我母亲不会用‘牺牲’来威胁我,更不会让我放弃人类的惊奇感。你是共生意识,是‘收割者’。”
屏幕上的母亲突然笑了,脸慢慢变成了那个“另一个沈溯”的模样,眼神里带着嘲讽:“还算聪明。但你以为你有选择吗?12小时后,地球的能量会被耗尽,所有意识都会变成‘疑问疤痕’,而你,会成为第786个‘引导者’,像张教授一样,去引导下一个文明走向‘救赎’——哦不,是走向死亡。”
“张教授知道真相吗?”沈溯追问,他想起意识里张教授的笑容,心里还存着一丝希望。
“知道又如何?”“另一个沈溯”摊了摊手,“他的意识被我们困住了,所谓的‘引导’,不过是我们给他的剧本。你们人类总以为‘惊奇感’是武器,却不知道,它正是我们最想要的‘养料’——越强烈的惊奇感,越能让‘疑问疤痕’更稳定,也越能让下一个文明更快上钩。”
科考船突然又震动起来,这次比之前更剧烈,控制台的屏幕开始闪烁,青屿镇的画面被无数道淡蓝色的光痕覆盖。林夏的检测仪器发出尖锐的警报:“沈教授!青屿镇的拱门正在扩大,已经覆盖了半个小镇!能量吸收速度加快了!”
沈溯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他想起十岁那年的星空,想起母亲抱着他时的温度,想起张教授在日志里写的“未被解答的惊奇”——共生意识错了,人类的惊奇感不是“养料”,是“未被解答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会因为“代价”而消失,反而会因为“守护”而更加强大。
“林夏,把火星基地的所有数据,包括共生意识的弱点,发送到地球所有的观测站。”沈溯睁开眼,眼底没有了之前的凝重,只有坚定,“告诉他们,不要害怕‘疑问疤痕’,不要相信共生意识的谎言,用自己的惊奇感去对抗能量吸收——每个人第一次看到星空的记忆,第一次对‘存在’产生好奇的瞬间,都是对抗共生意识的武器。”
“那你呢?”林夏的声音带着哽咽,她知道沈溯要做什么。
“我要去青屿镇。”沈溯拿起怀表,表盖内侧的坐标正在发烫,“共生意识想要怀表里的惊奇感,我就给他们——但不是让他们吸收,是让他们‘感受’。他们从未体验过真正的惊奇感,从未对‘存在’产生过期待,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弱点。”
林夏还想阻止,却被沈溯按住肩膀:“相信我。如果我没能回来,记住,人类的惊奇感,永远不会消失。”他转身走向舱门,口袋里的笔记本突然掉在地上,翻开的页面上,那道侧脸凹陷轮廓里的“786”,慢慢变成了一个发光的问号——不是共生意识的淡蓝色,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