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基础频率冲突!”
“《大同鼎》的能量脉冲频率必须调整为117赫兹!”诸葛青阳的环首刀猛地劈向控制台的“紧急注入”按钮,“金敏智,同步调整青瓷存储器的量子自旋方向,让数据链路的传输频率与117赫兹共振!陈墨,壁画飞天的飘带弧度——那是能量引导轨迹,输入反重力引擎的等离子流控制系统!”
“收到!量子自旋方向调整中……30%……60%……”
“飘带轨迹输入完成!等离子流引导场准备就绪!”
“《大同鼎》碳硅基因链活性37%……正在尝试注入117赫兹脉冲……”
李素的声音带着哭腔,监测仪显示硅基微生物的硅膜破裂速度正在减慢,但仍有32%的微生物濒临死亡。《大同鼎》基座的冰裂纹路红光未退,黑色粘液的渗出速度只是稍有减缓,能量转化率卡在43%,纹丝不动。
“启明”号的倾斜角度已达8.3度。右侧支架的金属扭曲声越来越响,藻井的青铜飞天雕像因能量过载而剥落,碎片如流星般坠向桑基穹顶的青州农业区——那里的孩子们已被紧急疏散,但青铜稻穗的金色光芒正在迅速暗淡。
“鼎的活性不够!它‘听’不到我们的指令!”李素的探针刺入鼎身的饕餮纹眼部,那里是王磊等改造者捐赠的银色触须节点,“需要生体改造者的‘共生感应’!王磊!”
王磊的螯状爪早已血肉模糊。改造者代表忍着剧痛,将焦黑的触须重新按在青铜珠上,银色触须的微型气孔疯狂张合,将自己的生物电信号强行注入鼎内:“鼎……听着……我们是共生者……一起撑过去……”他的声音嘶哑,喉咙里涌上更多铁锈味,但触须尖端的微光却越来越亮——
突然,《大同鼎》基座的36颗青铜珠同时闪烁。
“共生感应连接成功!碳硅基因链活性回升至65%!”
“量子自旋方向调整完毕!青瓷存储器数据链路同步117赫兹!”
“飘带轨迹引导场激活!等离子流准备接收能量脉冲!”
诸葛青阳深吸一口气,环首刀的刀柄抵在掌心,与《大同鼎》纹身的“农桑”光点完全贴合:
“《大同鼎》,能量脉冲,117赫兹——释放!”
轰——!
《大同鼎》的鼎腹突然爆发出一圈金色的能量涟漪。
涟漪的频率稳定在117赫兹,如温暖的潮水涌向“启明”号主模块。与之前狂暴的能量潮汐不同,这次的脉冲如敦煌飞天的飘带般柔和,精准地注入倾斜的模块右侧。
全息屏幕上,右侧引擎的等离子流密度从60%飙升至120%,橙红色的等离子流重新变回金黄,沙地上的“S”形光斑开始缓慢修正。更神奇的是飞天飘带轨迹的引导作用:金色的能量脉冲沿着壁画飘带的弧度流动,在模块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托举场”,场域内的能量流如六名飞天的手臂般环绕模块,将倾斜的7度、8度、9度……缓缓退回。
“姿态角7度……5度……3度……”金敏智的额头渗出冷汗,手指死死按住等离子流稳定按钮,“左侧引擎功率回落至120%!两侧平衡!姿态角0度!”
警报声戛然而止。
“启明”号主模块稳稳悬浮在300米高空,底部的等离子流重新凝聚成标准的“人”字形光斑,金黄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桑基穹顶。模块表面的飞天藻井纹路重新亮起,剥落的青铜飞天雕像在能量脉冲的修复下缓缓归位,飘带的弧度与敦煌壁画上的托举轨迹完全重合,仿佛六名飞天真的从壁画中走出,用飘带托举着这座反重力城市。
《大同鼎》基座的冰裂纹路红光退去,重新流淌起温润的青光,黑色粘液凝固成青绿色的结痂,36颗青铜珠的闪烁频率回落至0.3hz,珠内的《齐民要术》篆字重新清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量子接口的能量转化率稳步回升:43%→65%→89%→92%——比危机前还高了3%。
“碳硅基因链配对误差率0.01%,硅基微生物活性98%,共生系统完全稳定。”李素瘫坐在控制台前,生物监测仪显示《大同鼎》的心率曲线如湖面般平静,碳硅复合基因链的振动频率稳定在117赫兹,与“启明”号的结构共振频率完美契合,“它……学会了适应117赫兹!就像孩子学会了新的呼吸方式!”
王磊的螯状爪终于离开青铜珠。改造者代表的银色触须虽仍有焦黑,但新的触须已从根部钻出,泛着健康的银光。他看着“启明”号稳定的姿态,突然笑了,笑声嘶哑却充满力量:“我刚才‘听’到鼎在‘说话’……它说‘谢谢’。”
陈墨的手指轻轻抚摸壁画上的飞天飘带。晨光透过控制中心的舷窗,照在壁画与“启明”号的双重影像上,飞天的飘带与模块的等离子流、《大同鼎》的能量涟漪、桑基穹顶的青铜稻穗光芒交织成一张金色的网,网中流淌着碳基与硅基的交融、过去与未来的对话、人类与星辰的共生。
“不是巧合。”诸葛青阳走到陈墨身边,掌心的《大同鼎》纹身与壁画的佛坛青铜鼎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