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飞天托举,不是宗教想象,是古人对‘能量平衡’的直觉认知——用柔性的‘飘带’(能量引导)平衡刚性的‘重量’(模块负荷),用多元的‘角度’(频率调控)实现稳定的‘托举’(共生供能)。”
他抬头望向“启明”号,模块的“人”字形等离子流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宛如无数双手托举着文明的新程。
“这就是‘与星辰共生’。”诸葛青阳的声音温柔却坚定,“不是征服星辰,是像飞天托举佛坛一样,用文明的内核(道)与技术的形态(器),与星辰达成最温柔的平衡。”
控制中心外,桑基穹顶的青铜稻穗重新亮起金光,生体改造者的触须在阳光下舒展,量子蜂群在“启明”号周围组成巨大的飞天剪影,翅膀的振动频率——117赫兹。
半人马历215日,《大同鼎》与“启明”号的第一次能量共生,以一场惊心动魄的“飞天托举”,写下了“道器相融”的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