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新叶簌簌作响,仿佛回应着某种跨越时空的约定。
当晚,我再次翻开沈昭的诗集。在《致未来读者》一诗末尾,发现一行极小的铅笔批注,显然是他人所加:
>“你说你要看看春天。
>我们正在成为春天的一部分。”
字迹清瘦,熟悉得令人心颤??正是陈明远父亲陈志华的笔迹。
七月流火,第二期“家书重写”成果展开幕。展厅中央悬挂着一条长达百米的红绸带,上面缀满参与者亲手折叠的纸鹤,每一只腹中都藏着一句话。一个小男孩踮脚将他的放进玻璃箱时,不小心掉落出来,我捡起念道:
>“太爷爷,你说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可邻居奶奶提起你就发抖。如果你听见了,请去跟她道个歉。这样你们都能安心。”
人群安静下来。那一刻我明白,真正的和解,不在于遗忘,而在于敢于直视彼此眼中的伤痕。
秋分将至,南锣鼓巷的梧桐再度染金。纪念馆门前铜铃轻响,一如三年前那个清晨。不同的是,如今每天都有人带着包裹而来,放下故事,转身离去。
风依旧穿过巷子,带着远方的气息。
而我们知道,脚步声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