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125章 韦庄:那年江南花下的艳姬,

第125章 韦庄:那年江南花下的艳姬,(2 / 4)

,有人劝他:“不如去四川投奔王建吧,那地方远离中原战乱,王建也是个能容人的主儿。”韦庄想了想,自己都六十了,再折腾不起了,于是收拾行囊,带着谢娘,一路往蜀地去。

    出发那天,江南又下起了雨,谢娘站在码头,手里攥着那支银钗,眼圈红红的:“韦郎,蜀地远不远?到了那里,还有桃花吗?”

    韦庄帮她擦了擦眼泪,说:“不远,等我在蜀地站稳脚跟,就带你看蜀地的桃花,比江南的还艳。”

    可到了成都,韦庄才发现,把事情想简单了。王建虽然收留了他,给了他个“掌书记”的官,但帝王的心思,比长安的水还深。韦庄每天忙着处理政务,陪王建打仗、制定制度,根本没时间陪谢娘,更别说看桃花了。

    谢娘在成都的宅子里,过得并不开心。蜀地的春天没有江南的湿润,桃花也没有江南的艳,她每天除了写诗、弹琵琶,就是站在门口等韦庄回来。有时候韦庄回来得晚,她就点着油灯,把韦庄以前写的词抄在纸上,一遍又一遍。

    可麻烦还是找上了门——谢娘的名声,传到了王建耳朵里。

    王建是个武将出身,粗人一个,但也喜欢美人,尤其是懂诗文的美人。有一回,他跟韦庄聊天,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听说韦书记有个宠姬,又美又会写词?宫里的宫人们都不会填词,不如让她进宫,教教宫人,也让朕见识见识。”

    韦庄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冷汗瞬间就下来了。他知道王建这话的意思——“教宫人”是假,想把谢娘留在宫里是真。他只是个臣子,王建是帝王,帝王要的人,他敢不给吗?

    那天晚上,韦庄回到家,看见谢娘在院子里浇花,月光洒在她身上,还是当年江南的模样。韦庄走过去,半天没说出话,谢娘看出他不对劲,问:“韦郎,出什么事了?”

    韦庄咬着牙,把王建的话一说,谢娘手里的水壶“哐当”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就像她的眼泪,止都止不住。“韦郎,你要把我送走吗?”她声音发颤,抓着韦庄的袖子,“我们不是说好了,要一起看蜀地的桃花吗?”

    韦庄看着她的眼睛,心里像被刀割一样,可他只能摇摇头:“谢娘,我……我没办法,他是帝王,我不能抗命。”

    谢娘没再哭,也没再闹,默默地捡起水壶,转身回了屋。那天晚上,她把自己关在房里,一夜没睡。韦庄坐在房门外,听着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琵琶声,弹的是当年在江南写的曲儿,弹得又悲又涩,他的眼泪,也流了一夜。

    几天后,宫里的人来了,带着轿子,要接谢娘入宫。谢娘穿着当年韦庄给她买的浅粉衫子,戴上那支银钗,走到韦庄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韦郎,我走了。你写的词,我都记着;你说的话,我也记着。”

    韦庄想抱抱她,可宫里的人催得紧,他看着轿子一点点走远,直到消失在巷口。那天的成都,刮着大风,把院子里的桃花瓣吹得满地都是,像一场无声的葬礼。

    孤灯下的“血泪词”:每一句都是“我想你”

    谢娘入宫后,韦庄像丢了魂。每天处理完政务,他就回到空荡荡的宅子里,坐在以前两人一起填词的桃树下,看着那盏油灯,发呆到天亮。

    他想谢娘,想江南的画船,想桃花酱的味道,想她弹琵琶时的样子。可他不敢去宫里看她,也不敢给她写信——帝王的女人,他碰不得,连想都得偷偷地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5章韦庄:那年江南花下的艳姬,(第2/2页)

    没办法,他把所有的思念,都写进词里。

    那天深夜,他坐在孤灯下,想起当年在江南花下初见谢娘的场景,拿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