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八十一章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八十一章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 / 5)

nbsp;   这不是瞎琢磨,是他憋了好久的“诗学革命”。他想拿这把刀,把文坛那层浮靡的皮给割了,让诗重新长出筋骨来。他写的《感遇》诗,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他还写过“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你读这句,眼前是不是就浮现出边塞的荒草、遍地的白骨?还有“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把官场里的冷暖,一句话就戳透了。

    可这革命,哪儿那么好搞?长安的文人都说他“矫情”“装清高”,说他放着好好的漂亮诗不写,偏要写些“苦哈哈”的东西。连他的朋友都劝他:“子昂啊,别太拧了,顺着点潮流,日子好过些。”

    他不顺着。他觉得诗就该像竹子,“修竹不受霜,青青常自保”,得有节,有骨,不能像藤蔓似的,缠在别人身上活。

    后来他总算熬到了个正经官——右拾遗。这官不大,是个谏官,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的。他当这个官的时候,跟个愣头青似的,有啥说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一章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第2/2页)

    武则天那会儿,地方官为了讨好她,到处抓“谋反”的人,不管是不是真的,抓了就严刑拷打,屈打成招的人不计其数。陈子昂看不过去,直接递了封《谏用刑书》,把事儿捅到了武则天面前。

    他在奏疏里写:

    “臣闻之,圣人之理天下也,以仁为纲,以刑为纪……今陛下之政,虽尽善矣,然臣恐近日之刑,或未尽合于圣人之道也。”

    说白了就是:“陛下,您搞的这严刑峻法,不对,得改!”

    武则天看完,啥也没说,就扫了他一眼。那眼神冰冷,从他的头扫到脚,扫得他后脖子发麻。然后她把奏疏往案上一扔,挥了挥手:“退下吧。”

    他从宫里走出来的时候,太阳刚落,朱雀大街的影子拉得老长,他踩着自己的影子走,觉得浑身的劲儿都被抽干了。

    宫墙的红漆在暮色里显得发暗,像凝固的血。他抬头看了看天,一群乌鸦从宫顶上飞过,“呱呱”地叫着,难听极了——那时候他才明白:有些话,不是你说对了,就有人听;有些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

    没过多久,他被“请”出了长安——武则天把他派去了荆楚,当个可有可无的小官。说白了,就是嫌他碍眼,把他打发走了。

    坐船去荆楚的时候,江面宽得看不到边,水和天混在一块儿,灰茫茫的,连鸟都看不见。船老大摇着橹,哼着楚地的小调,调子慢悠悠的,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愁。

    陈子昂靠在船舷上,看着远处的山,那山在雾里若隐若现,像画儿似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话他没说出口,可心里却堵得慌。

    他看见江边有个渔民,驾着小渔船,撒了好几次网,都空着手收上来。渔民蹲在船头,抓着头发叹气,脸皱得像个核桃。

    他还看见江边的村落里,有个老妇人在哭,手里攥着件破衣裳,旁边的孩子饿得直哭——这就是他要守护的“大唐”?一边是宫里的歌舞升平,一边是百姓的颠沛流离;一边是文坛的浮靡虚华,一边是人间的满目疮痍。

    这船越往南走,他离长安就越远,离想做的事也越远。一个想补文明裂缝的人,却被推到了裂缝外面,那种憋屈,比挨打还难受。

    再后来,他就被流放到岭南了。那地方可不是好待的,瘴气裹着潮气,早上起来,整个村子都泡在雾里。衣服从来没干过,贴在身上,痒得人难受。脚底板磨出的泡破了又起,走一步疼一下,血把草鞋都染红了。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