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校园小说 >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 第94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94

第94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94(1 / 2)

    传承之约

    莫西第一次见到约书亚,是在城郊的“旷野书屋”。暮春的细雨打湿了雕花木门,她蹲在书架前翻找一本1930年版的《出埃及记注释》,指尖刚触到“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的章节标注,身后就传来带着书卷气的声音:“这本注释对‘摩西与神相交’的解读很深刻,它说‘面对面的交通,是传承的根基’,你要是研究‘属灵传承’,或许能用上。”

    她回头,撞进一双盛着坚定光的眼。男人穿件浅灰色亚麻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串着的木质念珠,怀里抱着本翻旧的《圣经人物传》,书脊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经文卡片,写着“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我叫约书亚,”他指了指她手里的书,“你是来查‘摩西与约书亚传承’的?看你反复停在‘十条诫’的段落,像是在找‘使命传递’的答案。”

    莫西愣住。作为神学院的实习教师,她最近总陷在教学困境里——准备的“摩西生平”课程,学生反馈“太枯燥,没共鸣”;带小组查经时,有位年轻信徒问她“摩西能与神面对面,我们怎么才能感受到神的同在”,她竟不知如何回应;连导师都劝她“先放下理论,多去体验真实的信仰生活”。她像个在旷野里迷路的旅人,直到上周在教堂听到牧师讲《民数记》12章,那句“我要与他面对面说话,乃是明说”像道微光,才让她来这处以“旷野”为名的书屋,想在古籍里找回“传承与交通”的奥秘,却没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人。

    “我叫莫西,”她攥紧手里的书签,指尖沁出细汗,“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摩西能与神如此亲近,而我们现在却连‘听神说话’都很难?就像我想把摩西的信心传给学生,却连自己都没活出那种亲近。”

    约书亚把《圣经人物传》放在橡木长桌上,从背包里取出一张手绘的“摩西旷野路线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何烈山”“西奈山”“摩押平原”等关键地点。“你看这条路线,”他指着地图,“摩西在何烈山遇见神,在西奈山领受十诫,在摩押平原托付约书亚——这不是偶然,是神一步步预备‘传承’的过程。”他翻开书,指着其中一页的插图,“这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的场景,他能得胜,不是因为自己厉害,是因为他继承了摩西‘与神相交’的信心——传承的核心,从来不是知识的传递,是信心的接续。”

    他的话像细雨浸润心田,慢慢化解了莫西心里的焦虑。那天他们在书屋待了一下午,阳光从天窗漏下来,在书页上投下移动的光斑。她说起教学里的无奈:为了设计一堂生动的课程,熬了三个通宵;为了帮学生理解“十诫”,翻遍十几本解经书,却还是没人能领会。约书亚则讲起他的经历——三年前放弃城市的金融工作,来这里经营书屋,最初连房租都凑不齐,靠“神必带领”的信念和老信徒的帮助撑下来;有次书屋遭遇洪水,他抱着重要的古籍在二楼守了一夜,祷告时想起“不离开会幕”的约书亚,第二天竟发现古籍都完好无损。“你看那个靠窗的座位,”他指着角落,“有位老牧师每周都来这里祷告,他带出来的年轻牧师,现在都在各地服侍——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像约书亚继承摩西那样,一代接一代。”

    “下周书屋要办‘传承见证会’,”约书亚收拾书时忽然说,“会邀请不同世代的信徒分享‘信心传递’的故事,墙上会挂‘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的经文。你要是有空,来做分享嘉宾吧,或许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你要的‘教学灵感’。”

    莫西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宿舍翻看学生的反馈表,看到那位年轻信徒写的“希望能像摩西那样,真实感受到神的同在”,忽然想起《出埃及记》33章的“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或许“亲近神”的秘诀,就是像约书亚那样“不离开会幕”,在日常里持续与神相交。于是周六下午,她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大纲,走进了书屋的见证会现场。

    见证会的气氛格外热烈,分享的人里有祖孙三代都服侍神的家庭,有师徒接力传福音的牧师,还有像莫西这样,在教学中寻求突破的教师。当一位老牧师说“我年轻时跟着我的导师查经,现在我的学生也在带小组,这就是神的传承”时,莫西忽然明白,自己之前的课程少的不是“知识”,是“生命的见证”——就像摩西用四十昼夜领受十诫,她也该先在自己的生命里经历神,才能把真实的信心传给学生。

    从那以

最新小说: 万相阈限 灵泉双璧:异世同辉 重生巨兽哥斯拉,14亿人投喂我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说好攻略恐怖片,神秘复苏什么鬼 快穿:美人总被强取豪夺 梦飞仙途 真千金她丢的不是马甲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