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校园小说 >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 第91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91

第91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91(1 / 2)

    星沙之约

    沈以撒第一次见到顾星眠,是在海滨小镇的天文观测站。仲冬的海风卷着碎浪,拍在礁石上溅起雪白的泡沫,她蹲在星图仪旁校准坐标,指尖冻得发红,身后忽然传来带着清冽海息的声音:“今晚猎户座会在东南方升起,星图仪要再调1.5度,才能精准捕捉到参宿四的位置。”

    她回头,撞进一双映着星光的眼。男人穿件深灰色防风衣,颈间围着藏青色围巾,怀里抱着本翻旧的《星象与信仰》,书脊内侧贴着张塑封的经文卡片,写着“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我叫顾星眠,”他指了指她手里的校准仪,“你是来观测‘星沙象限’的天文爱好者?看你调设备的手法,像是第一次来这处观测站。”

    沈以撒愣住。作为天文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她最近总陷在科研的瓶颈里——负责的“星群演化与人类繁衍关联”课题毫无进展,提交的论文被审稿人批“缺乏信仰与科学的融合视角”;导师劝她“放弃小众方向,回归传统天文研究”,连母亲都念叨“女孩子别总对着星星发呆,该考虑人生大事了”。她像颗在宇宙里迷失轨道的星,直到上周在教堂听到牧师讲《创世记》22章,那句“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像道强光,才让她来这处以“星沙”为名的观测站,想在星空与海沙的呼应里找回灵感,却没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人。

    “我叫沈以撒,”她攥紧手里的暖手宝,指尖仍泛着冷意,“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后裔繁多如星沙’的应许,到了今天却很难让人相信?就像我想从星象里看见生命传承的奥秘,却连论文都写不出来。”

    顾星眠把《星象与信仰》放在观测站的石桌上,弯腰捡起一捧海沙,在掌心轻轻摊开:“你看这沙粒,每一颗都不一样,却能聚成沙滩;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有轨迹,却能组成星座——就像经文里说的,神让亚伯拉罕的后裔如星如沙,不是说数量多,是说每一个后裔都有祂的美意,每一代传承都有祂的计划。”他打开观测仪的显示屏,调出猎户座的星图,“我在这里守了六年,每次看到星星按轨迹运行,都能想起‘你听从了我的话’——亚伯拉罕的顺服,让后裔得福;我们的信靠,也能让传承有意义。”

    他的话像星光照亮海面,慢慢驱散了沈以撒心里的迷茫。那天他们在观测站待了整夜,从暮色四合等到晨光熹微。她说起科研里的无奈:为了收集“星沙与后裔”的文献,翻遍十几本古籍;为了验证星象与人口繁衍的关联,熬了无数个通宵处理数据。顾星眠则讲起他的经历——三年前放弃海外天文台的工作,回到小镇观测站,靠“神与你同在”的信念熬过设备老化、资金短缺的日子;有次遇到台风,观测仪受损,他在抢修时发现祖父留下的日记,里面写着“星沙的奥秘,不在数量,在传承”,才明白自己坚守的意义。“你看那颗天狼星,”他指着夜空,“它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却始终跟着猎户座运行——就像我们的传承,永远跟着神的应许走。”

    “下周观测站要办‘星沙见证会’,”顾星眠收拾设备时忽然说,“会邀请天文学家和牧师一起分享‘星象与生命传承’,现场会用沙粒拼出‘后裔如星沙’的图案。你要是有空,来做分享嘉宾吧,或许能遇到懂你的人。”

    沈以撒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实验室翻看祖父留下的《星沙笔记》,看到“每一颗星,都是神对后裔的应许”这句话,忽然想起《创世记》26章的“我与你同在,要赐福给你,并要为我仆人亚伯拉罕的缘故,使你的后裔繁多”。于是周六下午,她带着修改后的论文初稿,走进了观测站的见证会现场。

    见证会的气氛格外热烈,沈以撒站在台上,展示着星图与海沙的对比图,轻声说:“天上的星不会偏离轨迹,海边的沙不会凭空消失,神对后裔的应许也不会落空。亚伯拉罕顺服神,得了‘星沙之福’;我们今天传承信仰与生命,也是在承接这份福分。”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位老天文学家站起来说:“我研究天文五十年,越看星空,越相信‘后裔如星沙’不是神话,是神对人类的美好计划。”

    从那以后,沈以撒成了观测站的常客。她会在周末跟着顾星眠观测星象,把“星沙与后裔”的研究融入课题;顾星眠则会陪她修改论文,用天文数据帮她佐证“应许的真实性”。他们的相处像星空与海沙,彼此呼应,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最新小说: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梦飞仙途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说好攻略恐怖片,神秘复苏什么鬼 万相阈限 重生巨兽哥斯拉,14亿人投喂我 真千金她丢的不是马甲是人 快穿:美人总被强取豪夺 灵泉双璧:异世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