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基因库”项目终于落地,林方舟还在保护区建立了“方舟科普站”,专门向公众普及“生命保全”知识。顾洪渊在科普站的“种子墙”前向她求婚时,手里拿着一枚用树脂包裹种子制成的戒指,内侧刻着“方舟之约”四个字:“方舟,神让我们在生命与信仰的交汇处相遇,是要我们一起守住‘保全生命’的约,一起把这份约传给下一代,让更多人知道,每一份生命都值得被珍视,每一次传承都是神的应许,你愿意吗?”
林方舟含泪点头。他们的婚礼在保护区的“方舟广场”举行,牧师捧着圣经,诵读着《创世记》6:18:“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与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那天的阳光格外温柔,广场上的彩旗印着各样动植物图案,像在见证“生命之约”,志愿者们送来用鲜花编织的“方舟”,上面挂着“每样两个,保全生命”的经文布条。
婚后,他们一起扩大了“方舟科普站”的规模,增设了“亲子自然课堂”,既教孩子们认识濒危物种,也带他们读《创世记》里的方舟故事。科普站的墙上挂着四幅经文拓片:“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我却要与你立约”“每样两个,要到你那里,好保全生命”“你要拿各样食物积蓄起来”。
有天下午,一群孩子在课堂上围着顾洪渊问:“叔叔,为什么诺亚要带每样两个动物呀?少带一个不行吗?”
顾洪渊蹲下身,指着墙上的拓片说:“神让挪亚带每样两个,是为了让生命能延续——就像爸爸妈妈生宝宝,是为了让爱能传承。我们今天保护动植物,也是在传承神的爱,让每一种生命都能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活,继续见证神的创造。”
林方舟则拿出培育的幼苗,教孩子们移植:“这棵小苗就像方舟里的小生命,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你们现在呵护小苗,将来就能守护更多生命,这就是‘方舟之约’的意义——把保全生命的责任,一代代传下去。”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幼苗,在广场上种下属于自己的“生命树”。林方舟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忽然想起自己最初的科研困境——原来人类繁衍的意义,不只是生命的简单延续,更是承接神的“方舟之约”,把“保全生命、传递爱”的使命代代相传,让每一代人都知道,我们既是生命的守护者,也是立约的见证者,每一次繁衍、每一次守护,都是在回应神“保全生命”的应许。
很多年后,林方舟和顾洪渊的儿女也成了环保工作者。儿子接过了“濒危物种基因库”的工作,继续守护生命的根基;女儿则成了一名科普作家,写下《方舟与生命——一份跨越世代的约定》。书里有这样一句话:“诺亚方舟不是遥远的传说,是刻在每个生命里的真理——神让我们保全生命,也让我们繁衍后代,不是为了让地球变得孤单,是为了让爱与约,在世代里永远鲜活。”
每年初夏,林方舟和顾洪渊都会带着子孙们在保护区的“生命树”下祷告,感谢神保守濒危物种的生命,也感谢祂赐下“方舟之约”。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在诉说着古老的约定,经文“我却要与你立约”的回响,在保护区的上空轻轻飘荡——这是神的应许,也是他们家族跨越世代的“方舟之约”,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因约相聚,因爱传承,所有的繁衍与守护,都是为了荣耀那位创造生命、立定永约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