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仰望星空,也开始寻求造物主”。平台运营主动找她续约,想让她扩大题材范围,苏知微却坚持初心:“我想继续通过星空,分享‘万有本于他’的真理。”
初夏的一天,陆昭衍在观测站的穹顶下向苏知微求婚了。他手里拿着一枚用陨铁打磨的戒指,内侧刻着“万有之本”四个字:“知微,神让我们在星空下相遇,是要我们一起见证‘万物藉着他有的’——我想和你一起,把星空的见证传下去,让更多人在仰望星光时,看见造物主的荣耀,你愿意吗?”
苏知微含泪点头。他们的婚礼在观测站举行,牧师捧着圣经,诵读着《罗马书》1:20:“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那天的夜空格外清澈,银河像条银色的丝带横亘天际,流星划过的瞬间,全场响起掌声与祷告声,像在回应宇宙间最古老的见证。
婚后,他们一起创办了“星空见证工作室”,既开展天文观测活动,也向公众分享“星空与信仰”的真理。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三幅经文拓片:“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有天下午,一群孩子来观测站看星星,一个小男孩指着月亮问:“叔叔阿姨,月亮为什么一直围着地球转呀?它不会累吗?”
陆昭衍蹲下身,指着墙上的经文说:“因为造月亮的神,给了它定好的轨道,就像爸爸妈妈给我们定好回家的路。月亮不用怕累,因为它‘倚靠他’——连星星都在遵循祂的安排,我们更可以信靠祂的带领。”
苏知微则拿出星图,教孩子们认识北极星:“你们看,所有的星轨都围绕北极星旋转,北极星就像宇宙的锚点。我们生命里的‘锚点’,就是造我们的神——无论遇到什么,只要靠着祂,就不会迷失方向。”
孩子们举着画满星星的纸,在观测站的院子里奔跑,笑声像星光般明亮。苏知微看着他们的身影,忽然想起自己最初的迷茫——原来人类繁衍的意义,不只是生命的延续,更是承接神的托付,借着所造之物见证祂的永能,把“万有本于他”的真理代代相传,让每一代人都能在仰望星空时,看见自己的本源,活出“归于他”的价值。
很多年后,苏知微和陆昭衍的儿女也成了天文工作者。儿子接过了观测站的工作,继续在星空下见证神性;女儿则成了天文科普作家,写下《星轨与经文——万有之本的见证》。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观测的不是冰冷的天体,是造物主温暖的启示;我们繁衍的不是血脉,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的信念——因为万有都在诉说祂的荣耀,我们的生命也当如此。”
每年仲冬,苏知微和陆昭衍都会带着子孙们在观测站守候流星雨,当流星划过夜空时,他们会一起念诵《罗马书》11:36:“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星光落在他们身上,像神亲手降下的祝福,这是宇宙间最恒久的见证,也是他们家族跨越世代的“万有之约”——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来自祂、倚靠祂、归于祂,人类所有的繁衍与传承,都是为了荣耀这位创造万有、掌管万有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