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之约
一年后的夏至,苏昼和陆夜在“时光之墟”工作室的庭院里举行了婚礼。庭院里摆满了白色的铃兰与黄色的向日葵,象征着白昼的明亮与黑夜的温柔;墙上挂着他们展览时的经文书法与文物照片,日晷的指针恰好指向正午,晨光灿烂,像是上帝亲手为他们预备的祝福。苏昼穿着洁白的婚纱,手里捧着一束用白色玫瑰和满天星组成的花束,象征着时序里的纯洁与信实;陆夜穿着笔挺的浅灰色西装,手里拿着那本修复好的《圣经》译本和祖父的牧会笔记,经卷的扉页上,多了一行他们共同写下的字:“白昼黑夜轮转,爱与信实永在。”
“苏昼,”陆夜握着苏昼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第一次见你时,你在修复日晷,眼里的光,比正午的太阳还明亮。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你对时光的敬畏,对上帝信实的信靠。《诗篇》说‘天属你,地也属你;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为你所建立’,上帝建立天地,定立昼夜,也用爱建立了我们的相遇——在日晷的光影里,在经卷的批注中,在对时序信实的坚守里。”
他举起经卷,让在场的亲友都能看到扉页上的字句:“这本经卷见证了祖父的信仰,也见证了我们的爱情。上帝定立昼夜时序,是为了让我们在轮转中学会等待;他造万民,是为了让我们在相爱中传递恩典。我想和你一起,继续修复时光里的见证,继续传扬昼夜中的信实;我们会有孩子,教他们认识日晷的奥秘,教他们读《诗篇》的应许,教他们明白‘你所造的万民都要来敬拜你’——人类繁衍的意义,不只是生命的延续,是让这份对时序信实的坚守、对万民之爱的传递,一代又一代,永远传承下去。”
苏昼看着陆夜真挚的眼睛,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经卷的皮革封面,轻声说:“我愿意。我想和你一起,在工作室里修复每一件时光的文物,在田野里见证每一个季节的流转,在岁月里传递每一句经文的应许。我们的孩子会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在昼夜时序的见证下相遇,是在上帝信实的守护中相守;他们也会成为‘昼夜之约’的传承者,让‘白昼属你,黑夜也属你’的信实,永远留在人间,留在每一个日出日落的时光里。”
婚后的日子里,苏昼和陆夜依然保持着对文物修复与经文研究的热爱。他们在工作室里开辟了一个“小小时光守护者”角落,放着缩小版的日晷、儿童版《诗篇》,还有陆夜制作的节气卡片;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在这里举办“时光故事会”,教孩子们用日晷看时间,读《诗篇》里关于昼夜的句子,告诉他们“上帝定了白昼与黑夜,不是为了让我们害怕黑暗,是为了让我们在黑暗中盼望晨光,在晨光中感恩他的信实”。
几年后,他们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男孩叫陆时序,女孩叫苏昼夜——“时序”是纪念上帝定立的季节轮转,“昼夜”是传承昼夜中的信实应许。小时序刚学会用日晷,就喜欢跟着陆夜在庭院里观察太阳的轨迹,嘴里还念叨着“地的一切疆界是你所立的”;小昼夜则常常抱着苏昼的儿童版《诗篇》,在“小小时光守护者”角落给其他小朋友读故事,说要“让每个小朋友都知道,黑夜不可怕,因为晨光一定会来”。
有一天,小昼夜指着《诗篇》里“盖造他的圣所,好像高峰”的句子,对苏昼说:“妈妈,上帝的圣所是不是像高山一样坚固?就像爸爸说的,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他的信实都不会变?”
苏昼抱起女儿,陆夜搂住他们,一家人站在日晷旁,望着远处的夕阳。夏至的晚霞格外绚烂,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日晷的指针在余晖中,慢慢指向黑夜的方向。苏昼知道,上帝定立昼夜时序,是为了让我们在每一个日出日落中,看见他不变的信实;他赐下永恒的约,是为了让爱与恩典,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永远传递下去。而她和陆夜,会带着这份“昼夜之约”,将对上帝信实的坚守、对万民之爱的传递,交给孩子,交给更多的人,让这份由造物主见证的永恒约定,如同昼夜轮转般,永远信实,直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