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百年家族:百战求生 > 第181章 故人新影

第181章 故人新影(2 / 5)

步枪擦得锃亮,

仿佛刚才的对话只是夜风掠过黄桷树。

“明早五公里越野,”

古之月拍拍他肩膀,触感像摸到块磨得发亮的老面,

“别让我看见你落在最后,

当年你教我揉面时说的,

‘手腕子没劲,做啥都不成’——

这话,我现在送给你。”

是夜,古之月躺在竹床上,听着新学员们的鼾声。

月光从木格窗漏进来,

在花名册上投下树影,像极了当年糕点铺的百叶窗。

他摸着本子上的焦痕,忽然想起许师傅常说:

“面团揉到位了,烤出来才会层层起酥。”

如今这世道,不也像团揉了又揉的面吗?

战火是火,血泪是油,揉到最后,总会出个能撑住台面的模样。

第二天清晨,越野跑在歌乐山的晨雾里拉开。

古之月跑在队尾,看着许保国的背影,

蓝布制服下的肩胛骨,

比四年前宽了不止一圈,却仍带着当年揉面时的节奏感。

路过半山腰的野柿子树时,许保国突然弯腰,

捡了片带露的草叶,卷成哨子吹起来,

调子是《夜上海》的变奏,却多了股子硬邦邦的劲儿,

像把掺了麦麸的面团,越嚼越香。

休息时,新学员们围坐在老槐树下,安徽籍的学员又提起百团大战:

“听说鬼子在娘子关修的炮楼,

被咱们用土炸药炸上天了!”

许保国突然开口,上海话里带着少见的兴奋:

“前年阿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见过八路军的交通员,

布鞋里缝着作战图,比咱们的军用地图还细,

连哪家老百姓的井能藏炸药都标着——”

他突然瞥见古之月盯着他的眼神,声音低下来,

“当然,咱中央军的弟兄也不含糊,张将军……”

下午的战术课上,张教育长的合肥话震得教室玻璃直响:

“龟儿子些,别以为会打枪就叫带兵!

去年在綦江,有个排长让弟兄们挖战壕,

自己躲在树荫下啃西瓜,结果战壕挖得比老鼠洞还浅,鬼子航空炸弹下来,死了七个——”

他突然指向许保国,

“那个上海来的,

你说,要是你带着弟兄们守桥,

手里只有二十颗手榴弹,咋整?”

许保国站起来,步枪在臂弯里卡得稳稳当当,

上海话却没了甜糯:

“报告教育长!

先把桥板锯松,留三分之二承重,等鬼子坦克开上桥,

手榴弹炸断剩余的榫头——”

他看见张教育长眼里闪过赞许,又补了句,

“剩下的弟兄藏在桥墩下,

用绑腿缠着炸药包,就算桥炸了,

也能抱着鬼子的钢盔沉江底。”

课后,徐天亮拍着古之月的肩,金陵话带着笑:

“你那上海兄弟挺有门道,

比当年在糕点铺偷糖吃时机灵多了。”

古之月没说话,盯着许保国远去的背影,

发现他走路时右腿微跛,像是旧伤。

路过操场时,晚风送来烤红薯的香味,

混着远处兵工厂的硫磺味,突然让他想起许师傅的烤炉,

那时觉得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就是炉前的木案子,

现在才知道,有些安全,是要拿命去换的。

夜幕降临,渝城的灯火在山坳里闪着,

像撒了把碎金子。

徐天亮带着文书刘海棠去城里采买,

路过临江茶馆时,听见隔扇后传来压低的上海话:

“货什么时候到?”

“当年陈仓集训的名单已经过了戴老板的手,

下周由以前40师的牛新河带队——”

他猛地停住,看见玻璃窗上投着两个影子,

其中一个手腕内侧,有道浅红的烫疤。

刘海棠刚要开口,徐天亮已按住他的嘴,

金陵话轻得像片落叶:

“别出声,盯着那个穿灰布衫的,

他袖口的补丁绣着朵梅花,是军统的暗记。”

茶馆里飘出茉莉花茶的香味,

混着桌角的烟灰味,徐天亮看见许长生——

不,现在该叫许保国——

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放在对面人面前,

纸包上的油渍,晕出个模糊的酥饼形状。

更夫的梆子声在街角响起,

徐天亮看着两人先后离开,茶馆的灯灭了一半。

他摸着口袋里的花名册,许保国的名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突然觉得这个从糕点铺走出来的少年,

如今手里握着的,不再是揉面杖,而是根绷紧的弦,

随时可能在黑暗里射出致命的一箭。

最新小说: 刚归来,亲族正被吃绝户 诱哄失忆小青梅 老太重生带空间,七零囤货爽翻天 混沌种植空间 重生后我抱紧了大佬老公的大腿 极度勾引  1v1 h 官路之红颜多娇 生路(卧底,np) 是你要陪白月光,我离婚你又发疯 重生八二:宠妻养女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