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的黄昏。
春螺巷的青石板还浸着白日的余温。
檐角的夕阳像被揉碎的金箔,洒在怡红院朱漆大门的铜环上,泛着温润的光。
念八踩着石阶往上走,新做的棉衫袖口被风掀起,露出腕上磨得发亮的银镯子。
当时在永州的银楼瞧见了个,就是价格有些贵,没舍得买。
回盛京之后就去自己打了一个。
一开始旁人还笑话他大男人戴什么首饰,然而嘲笑声刚起就被时念压了下去。
“念八自己的银子买的,图自己开心……”
总之,昨日,时念狠狠的给他们所有人上了一堂思想课。
中心思想就一个:女为悦己者容,男子亦然。
“大力,搭把手!”
念八转身喊,声音里带着按捺不住的轻快。
大力正扛着块新做的木牌从院里出来。
牌上“怡红院今日开业”六个字是杜元介今早写的,被夕阳一照,字缝里都泛着细碎的光,像是活过来了。
两人合力将木牌挂在门楣旁。
刚拴好绳,就听见巷口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吆喝:“让让,借过借过!”
念八探头一看,瞬间愣在原地。
春螺巷的入口处,马车排得像条长蛇。
青布帷幔的、织金镶边的,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混着赶车人的吆喝,把整条巷的热闹都掀了起来。
有戴方巾穿长衫的学子拎着书袋往这边跑,鞋尖沾着泥也顾不上擦;
有的商户扶着家眷下车,脸上满是开怀的笑容;
连巷尾卖糖画的老汉都推着摊子往这边凑,一串串糖葫芦卖到收铜板收到手软。
“我的娘,怎么这么多人!”
大力挠着头,眼里的光比铜环还亮。
念八回过神,连忙往院里喊:“快!客人们都到巷口了!”
院里早已收拾得亮堂。
戏台两侧的诗签换了新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字迹在夕阳下格外醒目;
回廊下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透过绢面,在地上投下细碎的花影;
吴婶带着厨娘们在灶房忙得热火朝天,糕点的甜香混着永州新运回来的莲子香,漫过整个院子。
浅醉和素心正站在戏台旁整理戏服。
听见喊声,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往门口跑,水绿色与月白色的旗袍裙摆扫过青石板,带起一阵极轻的香。
“念八,你先引着客人们往雅间和大堂分,我去叫十四他们来帮忙!”
浅醉话音刚落,就见十四和念一从后院跑出来。
两人同样换上了今年时念让吴婶给大家准备的棉衫。
两人的腰间还别着一把短刀,精神得像刚上战场的兵。
“客官里边请!雅间在二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