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1980红顶商人 > 第647章 失传的国宴水准!

第647章 失传的国宴水准!(1 / 2)

这次阴差阳错,被迫放弃了传统广告形式,转而采用植入式,反而歪打正着,绕开了一些程序上的障碍。

现在央视出面搞定后续申报,这不得不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因祸得福,误打误撞。

不管过程如何曲折,最终的结局是好的,甚至超出了部分预期!

顾方远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地,感到一阵轻松。

当他带着顾大壮等人离开央视那栋气派的大楼时,外面早已是华灯初上,夜幕笼罩了北京城。

寒风依旧凛冽,但顾方远的心情却颇为舒畅。

他索性大手一挥,带着一行人直奔大名鼎鼎的全聚德烤鸭店,要好好犒劳一下大家,也品尝一下这闻名遐迩的北京味道。

在全聚德古色古香的店里。

看着师傅现场片鸭,那刀工精准,片出的鸭皮薄如蝉翼,色泽枣红油亮。

顾方远学着当地人的样子,用薄薄的荷叶饼卷上几片酥脆的鸭皮、带着些许脂肪的鸭肉,配上清爽的黄瓜条、葱丝,再蘸上甜面酱。

一口咬下去。

鸭皮的酥脆、鸭肉的嫩滑、面饼的柔韧、酱料的甜咸以及配菜的清香。

在口中层次分明地融合,带来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他不禁想起了南江市本地有名的红皮鸭子。

虽然同属烤鸭大类,但做法和风味截然不同。

南江的红皮鸭子烤制后,会再经过一道秘制的卤汁浸泡工序,使得鸭肉更加软嫩入味,带着一种独特的香甜气息。

皮虽不如北京烤鸭酥脆,却别有一番风味。

两者工艺相似,却走出了不同的道路,造就了迥异的口感,实在难分高下。

只能说各有千秋,代表了南北两地不同的饮食文化和智慧。

酒足饭饱之后,兴致未减的顾方远又带着众人溜达到了东华门夜市。

这个时期的东华门夜市,还处于一种自发形成的状态。

就在故宫筒子河外侧、东华门附近的路边。

因为没有官方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摊位显得有些散乱随意,沿着马路牙子一字排开。

由于缺乏路灯照明,只有各个摊点上悬挂的昏黄灯泡和滋滋作响的瓦斯灯提供光源。

整个夜市甚至显得有些昏暗。

人影在光影中晃动,别有一番市井风情。

虽然条件差了点,但这里的热闹程度和烟火气息,却丝毫不输给后世那些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夜市。

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小吃的香味——卤煮火烧的浓郁、爆肚的脆嫩、豆汁焦圈的独特、冰糖葫芦的晶莹……

摊主们热情的吆喝声、食客们的谈笑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活力。

除了琳琅满目的小吃夜宵。

还有卖应季蔬菜瓜果的,卖袜子、手套、头绳等日用小百货的。

以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用竹圈套泥人或瓷娃娃的传统娱乐摊子。

顾方远一行人,每人拿着报纸包着的一小包瓜子,融入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感受着这八十年代北京城特有的、质朴而鲜活的夜生活。

仿佛一天的疲惫和紧张都在这一刻被这浓浓的烟火气所驱散。

.......

大年三十,夜晚。

北京城沉浸在一片辞旧迎新的喜庆氛围中。

鞭炮声此起彼伏。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家家户户飘出的年夜饭香气。

大多数商铺早已关门歇业,回家团圆。

然而,前门附近的全聚德烤鸭店却有些不同。

原本应该漆黑一片的老楼区域确实已经熄灯闭店,但与老楼相连、不久前刚竣工投入使用的气派新楼,此刻却依旧灯火通明。

尤其是三楼那间视野最好、面积最大的包厢。

巨大的玻璃窗内人影绰绰,谈笑风生隐约可闻。

没错,此刻聚集在这间包厢里的,正是过年期间选择逗留北京、未能返回江南省的顾方远一行人。

偌大的圆桌上摆满了全聚德的招牌菜。

正中自然是几只油光锃亮、刚刚片好的烤鸭,周围环绕着各种精美炒菜和凉碟,杯盘交错,气氛热烈。

不过今天,除了顾方远和他的核心随从之外,席间还多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黄小山。

这位正是之前叶皓介绍、帮顾方远顺利提到那几辆奔驰车的“贵人”。

两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不夜宴 重生顶流之横扫娱乐圈 替身不做了,傅总跪求复合 重生,从救女市长开始 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歌 战神狂医 摆烂上学?反手震惊清北! 五岁家主驾到,重振家族荣耀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