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却不断推演着曹操看到文书后的反应,以及司马懿可能的应对之策。
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如同离弦之箭,日夜兼程,只用了三日便抵达襄阳曹操行辕。
正如林凡所料,这份来自江夏的捷报,在曹操的议事厅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曹操展开报捷文书,逐字逐句细看,当看到“焚毁刘备粮草数十万石,毙伤敌军两千余,俘虏五百余,我军伤亡不足五十”时,顿时拍案而起,畅快大笑:“好!好一个文聘!好一个林凡!孤果然没有看错人!”
刘备自长坂坡之后,一直依附江东,觊觎荆州,如今遭此重创,实力大损,无疑是断了周瑜的一臂,怎能不让他心花怒放?座下的谋士们也纷纷起身道贺,议事厅内一片喜气洋洋。
然而,当曹操的目光落在关于“火龙箭”的描述——“声若惊雷,焰如流星,越寨百丈,轰毁营垒”,再看到林凡请求大力研发火器的奏章时,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惊疑,有浓烈的兴趣,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此物……竟有如此威力?”曹操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笃笃”的声响,目光扫向下首的谋士们,“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荀攸上前一步,抚须沉吟道:“丞相,若‘火龙箭’真如林凡所言,能隔空轰敌、纵火焚营,那便是破敌利器。如今我军与江东、刘备联军对峙,水师处于劣势,若能量产此物,用于水战,必能克制江东战船。当务之急,是确认其真伪与实际威力,若果真有效,当全力支持林凡,调拨所需人力物力,以期早日用于战场,破周瑜、定江东。”
程昱却摇了摇头,神色谨慎:“丞相,此事需三思。‘火龙箭’闻所未闻,威力描述近乎神怪,未免太过离奇。林凡此人,虽屡献奇策,然来历不明,此前便有诸多疑点。如今突然献出这等‘奇物’,恐是夸大其词,意在邀功媚上;亦或是其中有诈,想借此掌控军械机密,日后尾大不掉,不得不防。”
贾诩依旧是那副言简意赅的模样,微微躬身道:“利器可用,但需掌控。其人……需观后效。”
几位核心谋士各执一词,意见不一。而站在人群角落的司马懿,始终低眉顺目,双手拢在袖中,仿佛事不关己,只是在无人注意的瞬间,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深的忌惮与冰冷——林凡竟然还藏着这等杀器!此子智谋过人,如今又手握奇技,若不除之,日后必成他登顶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曹操沉默片刻,目光最终落在了司马懿身上,缓缓问道:“仲达,你素来多智,近日又‘病愈’理事,以为此事如何?”
司马懿心中一跳,知道曹操是在试探他。他连忙出列,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惶恐之色,恭声道:“丞相明鉴,臣近日方从病中痊愈,对前线军械、战事细节知之甚少,实不敢妄加评论,以免误导丞相。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臣听闻,古之暴君桀纣,亦曾搜罗奇技淫巧以娱己,荒废朝政,终致亡国。利器虽好,然需以正道御之,不可恃此而骄。林副管忠心可嘉,急于破敌之情亦可理解,然其所献之物威力骇俗,用之当慎之又慎。更重要的是,需明察其心,确认其是否真心为丞相效力,而非借利器谋取私利。”
这番话,看似中立客观,甚至处处为曹操着想,实则阴险至极。他巧妙地将“火龙箭”与“奇技淫巧”、“桀纣亡国”隐隐挂钩,又再次抛出“察其心”这把软刀子,暗指林凡心怀不轨,将猜忌的种子再次埋进曹操心中。
曹操的目光在司马懿脸上停留了许久,看不出喜怒,只是指尖敲击案几的速度渐渐加快。他深知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