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是无知无觉的沉眠!
此一去,方知何为生之绚烂,情之刻骨!”
石头的心,被这番话语描绘的繁花似锦、旖旎风光撩拨得微微烫,但仍有一丝警惕:“如此盛情……莫非是那‘仙缘巧贷’,抑或是欲将我卖与人间当铺,换取几两俗银?”
跛足道人正色道,语重心长:“石兄何出此言!
我二人乃‘仙界红尘渡厄使者’,只为引渡有缘,点化迷津!
此去人间,乃是天大的造化机缘,不取分毫!
更有一桩惊天动地的‘情泪还恩’之公案,石兄若能亲历,胜却读万卷仙书!
此乃天机,万望珍重!
机缘稍纵即逝,石兄切勿自误!”
他声音陡然压低,带着神秘莫测的诱惑。
那“情泪还恩”
四字,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石头灵识深处前所未有的涟漪。
它那石质的“心”
终于被彻底点燃,一股从未有过的决绝涌上:“罢!
罢!
罢!
这青埂峰,我倦了!
这枯寂岁月,我厌了!
红尘滚滚,我来了!”
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相视一笑,那笑容深处,藏着洞悉天机的了然。
二人不再多言,凝神屏息,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法诀变幻如莲花绽放。
霎时间,天地失色,唯有五彩霞光自九天垂落,将巨石紧紧包裹。
光华流转间,那巍峨巨石竟以肉眼可见之缩小、凝练,最终化作一枚扇坠般大小、玲珑剔透、光华内蕴的美玉!
玉身之上,天然生成八字篆文:“通灵宝玉”
!
其侧更有小字铭文,仙气氤氲:“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此乃大道箴言,亦是它红尘历劫的护身符咒!
跛足道人小心翼翼将这光华流转的“通灵宝玉”
纳入袖中乾坤,对癞头和尚颔:“此物已成,正是时候。
赤瑕宫那位神瑛侍者,入世历劫的时辰将至。
将此‘天心宝鉴’与他结下缘法,伴他同入那富贵场、温柔乡,也好将那一场注定惊天地、泣鬼神的‘泪债痴缠’,点滴不漏,照鉴分明!”
二人身影如烟,倏忽远去,只余青埂峰下云雾翻涌,仿佛在为那块懵懂无知、即将卷入滔天红尘巨浪的“通灵宝玉”
,唱一曲无声的骊歌。
光阴荏苒,不知几度春秋。
江南姑苏,阊门外十里长街,仁清巷深处,葫芦古庙之畔,住着一位名唤甄士隐的儒雅乡绅。
其名暗合“真事隐去”
之玄机,其人亦如闲云野鹤,只求岁月静好。
家中贤妻封氏,温婉似水;幼女英莲,年方三岁,粉雕玉琢,天真烂漫,宛如观音座前捧珠玉女,一笑一颦皆能融化冬雪。
是日午后,暖风熏人,花影婆娑。
甄士隐于书房软榻小憩,书童霍启侍立一旁。
朦胧之际,眼前景象陡然变幻!
书房书案、墨香纸韵尽皆消散,唯见云涛翻涌,瑞霭千条,置身于一片非真非幻的仙境之中。
甄士隐心神微悸,惶惑间举目望去,只见前方云雾深处,矗立着一面光华流转的巨大“天心镜”
,镜中正上演着一幕缠绵悱恻的仙界奇缘。
镜中主角,乃赤瑕宫中神瑛侍者,仙姿飘逸,眉宇间却凝着一抹化不开的孤寂。
他日日徘徊于西方灵河之畔,目光流连处,唯有一株仙草,名唤“绛珠”
。
那仙草生于灵河岸上,受天地精华,却因离了甘露滋养,枝叶微垂,楚楚可怜。
神瑛侍者心生无限怜惜,取来甘露玉壶,日复一日,以清冽甘泉细细浇灌。
仙草承此厚泽,得日月精华,竟渐渐脱去草木之形,修成一位绝色仙子!
她眸含秋水,眉黛春山,风华绝世,正是那绛珠仙子。
仙子凝望着神瑛侍者浇灌她的玉壶,清泪无声滑落,坠入尘埃,竟凝成粒粒明珠!
她以灵魂起誓,声如碎玉,字字泣血:“神瑛甘露之恩,深如沧海!
此情此德,绛珠无以为报!
闻君不日将下凡历劫,受那人间七情六苦……绛珠愿舍此仙胎,追随君侧!
君昔以甘露浇我性命,我今以毕生之泪,偿君此恩!
泪尽……方休!”
那誓言在云端回荡,带着玉石俱焚的决绝。
甄士隐在镜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