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到自己也会遭遇联军对抗。
想到此处,他立即询问秦鸣:
"
子若,当前形势,我军该如何应对?"
秦鸣从容答道:
"
若联军已成,确会棘手。
但曹操刚有动作,我军可施连横之策!
"
"
将其逐个击破!
"
"
军师高见!
"
秦松、陈端齐声附和:
"
敌军合纵,我军便用连横!
"
"
古有合纵连横之策,正好为今所用!
"
"
合纵连横?"
孙坚捋须笑道:
"
子若,说来也巧,今日来访除询问曹操之事外,另有两事与此相关。
"
"
一是陶谦遣使来访,赠我军粮万石,黄金两千,恭贺我出任扬州刺史。
"
刘表遣使馈赠三万金致歉,并提议联姻结盟。
秦松、陈端谏言:"
当如何应对?若两家结盟抗曹,又该作何决断?"
秦鸣淡然一笑:"
主动权在我。
破局之策在于联一伐一——瓦解三家合纵,曹操之谋自败。
"
孙坚问:"
当与谁结盟?攻伐何方?"
秦松提议:"
联刘表可牵制曹操,稳固南阳。
"
陈端附议:"
此计甚妙。
"
秦鸣断然否决:"
当联陶谦,伐刘表!
"
见众人愕然,他解释道:"
联姻虽可解围,却非上策。
今曹操退出中原,我军与袁绍决战在所难免。
此战关乎霸业存亡,须提前经略——联陶谦可为将来抗袁奠定根基,远比争夺南阳更为紧要。
"
(孙坚等人闻言心头剧震。
今日这三桩要事,果真牵动全军命脉!
十三章军师气人的本事向来稳妥
格局之说,实在玄奥非常。
一味贪大求全,难免好高骛远;
过分拘泥细节,又恐鼠目寸光。
秦松、陈端听闻秦鸣提及提前布局之策,顿觉思路豁然开朗。
相较自身霸业,制约曹操确属次要。
但细想之下,二人又觉不妥。
陈端拧眉道:
"
军师,若欲布局中原战事,挥师北上岂非更佳?"
"
联合刘表,先取陶谦,再占兖州。
"
"
继而拿下青州,夺取北海。
"
"
如此五载便可雄踞中原,届时纵使袁绍南下,我军亦有一战之力。
"
"
如今弃中原而取荆州,岂非延误战机?"
秦松肃然附和:
"
若因荆州战事延误,待袁绍统一河北,我军在中原的优势恐将尽失。
"
孙坚闻言亦觉有理,按秦鸣所言,目的与部署确有矛盾。
但他深知军师为人,遂问道:
"
莫非先生对刘表有所顾虑?"
秦鸣从容答道:
"
顾虑刘表只是其一。
"
"
关键在于,我军需统筹战事全程。
"
"
兵戈之事可分为三部曲:战前筹备、战时交锋、战后收尾。
"
"
二位只虑及前两个阶段,可曾想过战后格局?"
此话一出,秦松二人相顾愕然。
用兵之道素来只论战前谋划与临阵对敌,何曾需要布局战后?
秦松思忖片刻,急忙请教:
"
我等确实未曾虑及。
"
"
莫非此番谋划的症结,正在这战后收尾?"
"
还不止这样!
"
秦鸣闻言轻笑一声:
"
眼下若是贸然出兵中原,从最初的战略布局就大错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