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感慨,“日子宽裕了不少,前些时日,承蒙吴家管事牵线搭桥,在内城……嗯,靠边些的地方,置办了一个两进的小院子,总算是真正安了家。”
陈庆闻言,心中明白。
这定是吴曼青的手笔,既回报了情分,全了场面,又将分寸拿捏得极好——既解决了杨惠娘一家的困境,又并未显得过分殷勤越界,一切都恰到好处,果然是滴水不漏。
韩氏在一旁听着,拉着杨惠娘的手道:“惠娘也是个有后福的。”
她说着,像是想起什么,热情地提议:“惠娘,你这就回去,把你爹娘都叫来!阿庆回来了,是大喜事,咱们一家人正好聚在一起吃顿晚饭!”
杨惠娘闻言,眼睛一亮,显然极为意动,但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下意识地先看向了陈庆,眼神里带着询问。
今时不同往日,她深知表弟的地位和心意才是关键。
陈庆点了点头道:“去吧,热闹热闹。”
得到陈庆的首肯,杨惠娘脸上瞬间绽开明媚的笑容,脆生生应了句,“哎!我这就去!”
随后转身跑了出去,那身影竟透出几分少女般的雀跃。
约莫半个时辰后,杨惠娘便领着陈金花和杨铁柱回来了。
杨铁柱依旧是那副老实巴交的模样,进了门,看到陈庆,只是憨厚又带着几分拘谨地笑了笑,便默默站到了一边。
而陈金花的神情可就丰富多了。
她一进门,目光就牢牢锁定了陈庆,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
“哎哟!我的好侄儿!你可算是回来了!可想死大姑了!”
陈金花的声音拔高了几度,几步就凑到陈庆跟前,“瞧瞧!瞧瞧这通身的气派!我就说嘛,咱们老陈家祖坟上肯定是冒了青烟了!才能出了阿庆你这样了不得的人物!”
她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嘴里噼里啪啦全是夸赞奉承之词,再联想到陈家现在的荣光,而她作为大姑也是与有荣焉。
陈庆面色平静地听着,偶尔淡淡颔首,并不接话。
他早已深知自己这位大姑的为人,精明、势利。
大姑的讨好巴结,于他而言,不过是归家途中一段无足轻重的小插曲,听过也便算了。
“娘,行了。”杨惠娘在旁低声道。
“我说的都是实话。”
陈金花腰板一挺说道:“好几年没看到我大侄,我夸夸还不行吗?”
一顿晚饭,就在这般略显奇特的气氛中进行。
韩氏和杨惠娘时不时聊些家常,杨铁柱埋头吃饭,偶尔附和两句。
陈金花则几乎全程围绕着陈庆,见缝插针地表达着她的关心和自豪。
陈庆大多时候只是安静用餐,偶尔回应几句。
饭毕,杨惠娘帮着韩氏收拾碗筷。
陈金花似乎还想再跟陈庆说些什么,但见陈庆已起身,一副准备歇息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最终只得杨铁柱和杨惠娘告辞离开了。
等到杨惠娘一家走后,院子里重归宁静。
檐角的雨水滴答落下,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收拾停当,韩氏在陈庆对面坐下。
母子俩聊了些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