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逆流60年代 > 第411章 冰雪屏障香江暖冬

第411章 冰雪屏障香江暖冬(1 / 3)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一种颜色——白。一种蛮横的、吞噬一切的白。北风不再是呼啸,而是变成了某种实质性的、咆哮着的巨兽,卷起地上堆积的、以及天空中不断落下的雪沫,形成一片混沌的、旋转的白色迷雾。能见度被压缩到不足五十米,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树林,全都消失了踪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无边的雪幕所吞噬。

气温已然骤降至零下三十度以下。这是一种超越寻常寒冷的、带着死亡气息的酷寒。空气仿佛都被冻得凝固了,每一次呼吸都如同吸入无数细小的冰刃,从鼻腔一路切割到肺叶,带来火辣辣的痛感。呼出的水汽甚至在离开口腔的瞬间,就凝结成白色的冰晶,附着在帽檐、围巾、以及每一个暴露在外的毛发上——眉毛、睫毛,甚至脸颊上的汗毛,都结满了厚厚的白霜,让每一个战士都如同瞬间苍老。

枪械,这平日里被战士们视若生命的钢铁伙伴,此刻也变成了危险的源头。金属部分,无论是冰冷的枪管还是扳机,若敢徒手触摸,瞬间便会黏掉一层皮肉,留下血淋淋的伤口。必须戴着厚厚的棉手套,或者隔着一层布,才能勉强操作。

边境主阵地上,大规模的战斗仿佛被这极致的严寒冻结了。枪炮声变得零星而遥远,如同困兽濒死的哀鸣,很快便被风雪的咆哮所淹没。然而,战斗任务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危险的降低。生存,取代杀敌,成为了这片白色炼狱中首要的、也是最残酷的任务。

阵地上,战士们的主要工作变成了与冰雪搏斗。清理掩体和交通壕的积雪,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刚刚铲出的通道,用不了一两个小时,就会被新的积雪和狂风卷来的雪沫重新填平。战士们轮班上阵,铁锹与冻土、冰块碰撞,发出沉闷的“铿铿”声,很快又被风雪声掩盖。若不及时清理,半地下式的掩体就有被完全掩埋、内部人员窒息的风险。

取暖成了维系生命的根本。用废弃汽油桶改造的简易炉子,成了掩体里唯一的热源。里面燃烧着珍贵的煤炭或能找到的任何可燃物,橘红色的火焰跳动着,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但这暖意伴随着致命的威胁——一氧化碳。每个掩体都必须留有通风口,即便这意味着刺骨的寒风会倒灌进来。时常有战士因过度贪恋那一点温暖而悄悄堵上通风口,结果便在睡梦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警惕一氧化碳中毒,成了军官和老兵每天反复强调、反复检查的事情。

巡逻队依旧要派出,但形式已然改变。战士们用粗长的绳索相互连接在腰间,如同串在一起的蚂蚱,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没膝、甚至齐腰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这不仅是为了防止掉入被积雪掩盖的深坑或沟壑,更是为了防止有人在能见度极低的风雪中迷途失散。一旦脱离队伍,在这片白茫茫的天地里,生存的希望微乎其微。巡逻队沉默地行进,像一群在白色沙漠中迁徙的、坚韧而渺小的生灵,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廖奎穿着厚重的棉军装,外面套着几乎拖到膝盖的棉大衣,戴着护耳厚帽,脸上围着浸满哈气又冻结成冰壳的毛巾,只露出一双冷静的眼睛。他所在的机动医疗小队,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从前沿的直接救护,转变为巡诊各阵地哨位,处理最多的伤情,从枪炮伤变成了各种冻伤。

他默默地观察着,记录着。不仅仅是伤情,更是这极端严寒对一切的影响。

他看到有战士的步枪枪机被冻结,无法拉动,急得用火烤,结果导致零件受损;他看到水壶里的水即使贴身存放,也很快结冰,战士们不得不将冰坨含在嘴里融化才能喝到水;他看到暴露在外的皮肤,短短十几分钟就会失去知觉,继而出现白斑、红肿,严重的会发展成紫黑色、坏死的冻疮。他利用秦大山教授的知识和【明镜止水】的洞察力,总结着处理不同阶段冻伤的要诀——缓慢复温,切忌直接烘烤或雪搓,防止组织二次损伤。他将这些观察和心得,补充到自己正在整理的战地医疗笔记中,着重记录了严寒环境下装备维护和人体防护的要点。

更重要的是,他悄然开启着【战场生存本能】。这种被动技能,在此时此地,展现出了超越常规感知的效用。

他能通过风雪的嘶吼,隐约分辨出其中细微的差异——哪里的风声显得空旷,可能预示着前方有被雪覆盖的沟壑;哪里的风声带着沉闷的回响,可能意味着靠近了山体或大型障碍物。他的双眼不仅在看飘落的雪花,更在观察雪沫被风吹起后,在空中形成的涡旋和流向,借此判断风力的细微变化和可能的视线死角。

在一次跟随巡逻队行进时,他注意到侧前方一片看似平坦的雪地,风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我们那代人 带领追随者来到霍格沃兹 害羞!渣男小三为了我每天互殴 睡前小故事情侣版 跨越时空再爱你一次 重生团宠:大小姐今天开始洗白 盛唐华章 金殿销香 龙珠:我才三岁,让我老登逆袭? 残王白月光:重生毒妃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