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才像是真正的太平盛世,才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朝廷”之地。
看著这一幕,杨鹤心中五味杂陈。大同社这般收买人心的手段,实在是高明,已然成为了朝廷一个强劲的对手,不能继续放任大同社了。
长安城,阳光洒在重民社总部那略显陈旧的建筑上。夏收刚刚完成,空气中还瀰漫著一丝收穫的气息,重民社的高层们齐聚一堂,气氛略显严肃。
贺函率先打破沉默,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眾人,朗声道:“总督大人决定在关中进行全面的屯垦,这是当下的一件大事。第一批计划建立10个军屯区,负责组织屯垦的人,总督大人承诺可以举荐为千户,下辖10个百户,有朝廷官身,
各位社员若是有意愿,都可以报名参与。”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片嘈杂。眾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少人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
大明朝廷虽然是由文官集团主导的王朝,武夫向来被那些“上岸”的文官看不起。可现实是,大明三年才考300多个进士,举人数量虽多一些,也不过上千人左右。
至於秀才乃至童生,大多都在科举之路上苦苦挣扎,未能“上岸”。对於这些人来说,哪怕只是成为千户、百户,那也无疑是一条难得的“上岸”途径,是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
於是,当场就有不少人踊跃报名,气氛热烈非凡。
待现场稍微安静一些后,高登面色凝重,缓缓开口道:“各位,现在有个棘手的问题。关中大族已经开始对我们动手了。最近,我们有很多社员被他们从村子里赶了出来,还不充许我们的社员继续在当地宣传减租减息的主张。”
刘南卿听闻,神色立刻紧张起来,连忙问道:“我们的社员没出事吧”
高登微微鬆了口气,庆幸地说道:“还好,可能是因为我们社员大多是读书人的身份,也或许是他们忌惮总督大人的威严,只是打伤了二十几个人,伤势都不算太重。但即便如此,这对我们重民社在农村的根基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贺函听闻,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沉声道:“某今日终於深刻明白,当年徐晨在建立工业区之前,为什么要先建立护卫队。没有护卫队,大同社根本保不住他们的工业区。如今,同样的危险已经降临到我们头上。
我们重民社和半年前一穷二白来到西安府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现在有1块3000亩的田地,5座煤矿,一个蜂窝煤加工厂,一个煤球炉製造厂,还有遍布整个西安府的100个运煤点。这已然是一笔极其庞大的財富了。若是我们没有武装力量来保卫,迟早会被这些心怀不轨的人吃干抹净。所以我认为,这次总督大人给我们的军屯命令,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藉此培养属於我们重民社的军事力量,来守护我们的財產和事业。”
高登听后,脸上露出说异之色,质疑道:“但我们都是读书人啊,平日里舞文弄墨尚可,可练兵打仗,我们既没经验,也没那个本事啊。”
贺函自信一笑,反驳道:“谁说读书人就不会练兵,不会战斗的大同社的护卫队大家都有所耳闻吧,自从成立以来,那可是攻必克,战必胜,把那些將门的家丁打得节节败退。可见,我们读书人若是用心,练兵战斗並不一定会输给那些所谓的將门之人。同样都是从一个县出来的,读的也是同样的圣贤书,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高登仍有些犹豫,继续说道:“话虽如此,但人家有练兵的兵法,我们连这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拿什么去练兵”
贺函听闻,嘴角微微上扬,当即从怀中掏出一部书,用力丟在桌上,上面赫然写著四个大字一一《队列兵法》。
他指著这本书,说道:“这就是大同社练兵之法,有了这些兵书,我们也能练出和护卫队一样的精锐。”
徐晨要建立一套全民皆兵的军事体系,这练兵之法自然无法保密,队列兵书在大同社每个村落都有,贺涵他们只要有心想要得到这部兵书並不难。
这时,姜轩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某愿意承担练兵之事。”
姜轩的声音刚落下,又有几十个人纷纷响应,表示愿意跟隨贺函练兵。这些人大多是延安府的大族子弟,他们与大同社有著血海深仇,心中怀著强烈的復仇渴望。所以,即便明知练兵艰苦,他们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只求有朝一日,
能够打回自己的老家。
刘南卿见状,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练兵之事,就这样说定了。第一批我们先练300人,此事就全权交给贺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