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比不上,小皇帝这么好哄的一个人,就他去京城最起码也能骗个200万两银子出来,这么好的机会都给浪费了。
这可是死一位皇帝才有的机会,骗完这次之后,小皇帝也该清醒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怎么就这样浪费了,想的他都恼火。
是的,歷史还是沿著它原本的道路继续前进,今年4月份,崇禎召袁崇焕平台对奏,袁崇焕也和歷史一样大,说出了那句大名鼎鼎的5年平辽,崇禎大喜,封袁崇焕为兵部尚书,都师蓟辽。
这也引起了整个大明官场的譁然,无数人后悔懊恼,他们知道小皇帝没有经验,却没想到这么好骗,就是辽东现在的局势,天子居然相信袁崇焕5年能平定辽东,说句大话就能升官发財,这还有天理吗
尤其是像马俊豪这样的將门,內心真是羡慕妒忌恨外懊恼,辽镇本就肥,现在更是要肥的流油了。
於是这些將门看到三边总督杨鹤的眼神就更不满了。
杨鹤自然也能明白马俊豪內心的想法,但他却无言以对,袁崇焕什么底细他能不清楚,这就是东林党想办法推出来的政治明星,用来哄骗当今天子的,5年平辽他也敢讲,就5年的时间能稳定辽东的局势,都算袁崇焕厉害。
袁崇焕是什么底细,除了满心期待平辽的崇禎皇帝不清楚,朝堂上稍有见识的官员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当年袁崇焕督师辽东时,实则並无什么特別出色的战绩。所谓名震一时的寧远大捷,不过是大明朝廷为了提振士气而推出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这也是他后面很快被天启皇帝罢免的原因,袁崇焕如果真能打,哪怕是为了自家的江山,
天启皇帝也不可能罢免他。
说是凭藉火炮击伤了努尔哈赤,可实际上努尔哈赤在寧远大捷后足足过了8
个月才离世。若真是被火炮击中,还能硬撑这么久,那努尔哈赤简直堪称超人了。
杨鹤心里明白,因为发放银的事情,三边將门对自己多有不满,颇有怨言,他也只能默默忍受,强撑著局面。
简单巡视了一下富县军营后,在马俊豪的护卫下,杨鹤一行前往最前线的牛武镇。一路上,黄土飞扬,能见到荒的田地更多,里面杂草丛生,显然已经没有人打理了,杨鹤的心中也愈发沉重。
当他们抵达牛武镇的关口时,眼前的景象让杨鹤膛目结舌。只见关口前排看一支长长的队伍,皆是些衣衫槛楼、穿著落魄的百姓。他们用简陋的竹筐抬著一些东西,每路过关卡,便会自觉地放下一半,然后满脸欢喜地朝著延安府,也就是大同社控制的地盘走去。
杨鹤心中疑惑,连忙上前查看。只见关卡士兵留下来的竟是一些草蝗虫,
这让他大为不解。
游击將军李英见状,赶忙上前解释道:“大人,实在是不知那些大同社的人脑子是不是糊涂了,他们居然大价钱收购这些蝗虫干,声称一斤蝗虫干能换一斤粮食。如今这蝗虫到处都是,附近的村民便发现了这条“致富之路』,纷纷抓蝗虫晒乾,然后拿去延安府卖给大同社。”李英脸上带著几分得意,接著说道:“末將看到这情况之后,便设卡要求这些村民交出一半的蝗虫干。如此一来,一来可以补充军中短缺的粮餉,二来还能消耗大同社的粮食储备,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蝗虫!”杨鹤震惊得脱口而出。他为官几十年,歷经了好几次蝗灾。在他的记忆中,蝗灾可是比旱灾更加恐怖的灾难。蝗虫过境之处,庄稼被啃食殆尽,
寸草不生,每次蝗灾爆发,都会饿死无数百姓,那悽惨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这时,一旁的刘南卿开口道:“大人,根据我们收集到的关於大同社的信息,陕北已经处於蝗灾爆发的前期。徐晨为了防止蝗灾进一步扩大,在整个延安府大规模地收购蝗虫。”
杨鹤听后,脸色一阵尷尬,连蝗灾他们都能提前预防,並且快速的拿出应对的方案,大同社总能做出一些连朝廷都难以做到的事情,这让他时常觉得,自己这些大明官员仿佛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空有官职,却在应对实际问题时显得如此无力。
购买蝗虫倒是一个消灭蝗灾的好方法,他本来也想效仿大同社,下一个收购蝗虫乾的政策,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三边总督府根本没有足够的財力来支撑这样的举措,想到此处,他不禁暗暗嘆了口气。
就在这时,对面又来了一群村民。他们有说有笑,背篓里有的背著粮食,有的背著布匹,脸上洋溢著满足的笑容。那轻鬆愉悦的模样,让杨鹤恍惚间觉得,
对面的延安府,也就是大同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