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负责了。”
贺函抱拳,大声应道:“遵命!”
高登接著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几日前,以韦祁为首的大族子弟成立了振兴社。他们號称要振兴大明,成立当日就有上千读书人加入他们的社团,甚至还吸引了不少我们重民社的成员。这个振兴社只怕会对我们不利!”
听完高登的话,重民社的高层们心中泛起一丝异样。这个振兴社的情况,实在是太像当初的他们了,歷史仿佛在这一刻重演,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刘南卿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不用过多理会他们。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哪有那么容易光是解决钱从哪里来这一个问题,就足够让他们焦头烂额了。至於那些脱离我们社团,转而加入振兴社的成员,我们无需留情。正大光明地登报,
把他们的名字通报整个关中,明確告知眾人,我们重民社已將这些人除名,以后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与我们无关。”
高登听后,面露犹豫之色,说道:“社长,要不要再多考虑一下要不我再去劝说一下这些人,看看能否挽回”
刘南卿果断地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不需要。该走的人留不住,而且我们重民社也不稀罕留下这些三心二意之徒。社团的发展需要的是坚定信念、一心向前的人,而不是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
高登思索了一番,又提出一个建议:“要不我们也简化一下入社的条件参与劳作这一条要求就减免一下吧。毕竟我们都是读书人,都明白『劳心者治人』的道理。没有这一条限制,我觉得我们重民社的规模可以壮大好几倍。”
原来,刘南卿等人来到西安府之后,痛定思痛,全面学习大同社的政策,其中劳动规章也被纳入其中。在他们看来,连劳动的苦头都吃不了的人,意志力太过薄弱。这种人在社团有钱的时候就加入,没钱的时候就逃离,不仅对社团的发展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他们也以劳动来筛选社员,这也是重民社在西安府这个读书人匯聚的地方,发展半年却才只有上千名社员的原因,因为他们筛掉了九成的西安府读书人,留下的都是那些愿意干事,愿意吃苦的。
贺函立刻拒绝道:“招一群乌合之眾,只会让我们重民社表面上变得庞大,
实际上组织度和凝聚力都会大幅下降。这样的壮大毫无意义,反而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
刘南卿也点头表示赞同,严肃地说道:“我们的社员必须是能做事、有担当的人。招一群不能做事的社员,难道是要用他们来消耗我们本就不多的收入吗
振兴社愿意招人就让他们招去,我们无需跟他们盲目攀比。我们重民社只要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就好。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整个关中组织屯垦,安置好流民,训练好军队,保护好我们现在的成果,这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眾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他们当初也是经歷了重民社土崩瓦解的局面的,那些和他们没有同样志向的社员,平时吃吃喝喝占据他们的资源,关键时候一鬨而散,没有一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