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报纸,一目十行地瀏览起来。隨著目光在报纸上快速移动,他的脸色逐渐变得越来越难看,原本平和的面容上涌起了愤怒的阴云。
看到最后,杨鹤终於忍不住勃然大怒,双手用力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都晃动起来,大声骂道:“徐晨狂妄之极!他不过是一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居然妄图推翻我儒家的根基,更是敢讽刺我大明历代的天子。如此行径,简直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
一旁的张鯨梦看完大同报后,也是满脸吃惊之色,不禁喃喃道:“徐晨不但想改朝换代,他还妄想做新的圣人”
华夏几千年的歷史长河中,有为了荣华富贵而造反的,也有为了登上皇帝宝座而揭竿而起的,然而像徐晨这样,为了想当圣人来造反的,还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张鯨梦忍不住感慨,果然是在这世上活的久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能遇到。如今这大明朝,皇帝不像个皇帝的,现在连反贼也不像反贼了。
杨鹤怒髮衝冠之后,很快便陷入了极其尷尬的境地。此时的徐晨,已然成为他必须要剿灭的对象。且不说徐晨那些妄图断儒家根基的大逆不道之言,单单是他把大明朝歷代帝王全部嘲讽了一遍,这等罪过,天子又岂会轻易饶恕他。
但摆在杨鹤面前的难题却无比棘手。大同贼寇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他们极为能战,单凭一镇的兵马根本无法对付他们,若要围剿,必须集合三镇的主力才有一丝胜算。
可杨鹤虽身为三边总督,听起来位高权重,实际上手中既无钱財又无粮草,
根本指挥不动那些骄横跋扈的丘八。更不要说集结十几万大军去围剿大同贼寇了,那简直是难如登天。
钱粮从哪里来这成为了三边总督杨鹤眼下第一个难题,也是最为关键、最为棘手的难题。
一夜无话,第二天,张鯨梦儿乎是两手空空前往延绥上任。而杨鹤则没有去固原赴任,而是选择留在西安城,一门心思地想办法筹集粮草和军。
大明朝自建国以来,就从未真正富裕过。即便开国时期日子过得紧巴巴,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富自然有富的过法,穷也有穷的应对之策。大明的官员们经过多年的摸索,早就研究出了一套过穷日子的方法。如今朝廷没钱,那也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不打仗了,於是他们便把主意打到了地方大族身上,打算找这些大族摊派。
杨鹤以三边总督的名义,广发请柬,宴请西安城各地的大家族,目的就是想从这些大族身上“打秋风”,以此来筹集粮餉。
在筹备宴请事宜的过程中,杨鹤髮现了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在西安城,居然有一个名为重民社的组织。
自东林党兴起之后,南方各地频频成立社党,热闹非凡。然而在北方,却鲜有人效仿,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北方的经济远不如南方发达,每个社党要发展壮大,所需费的钱財数额巨大,若是没有士绅巨贾的资助,根本发展不起来。
杨鹤心中好奇,便稍微派人去探查了一番。这一查,结果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情。这个重民社和大同社几乎是在同一年成立的,而且成立地点都是在米脂。
最让人惊讶的是,重民社的社长刘南卿居然是大同社二號头目刘永的堂兄。
杨鹤暗自思,大家族养几双黑手套为自己办事,这种事情他能理解。但像刘家这样,黑手套发展成如今这般局面,他只能认为是刘家玩砸了,而徐晨趁机摆脱了刘家的掌控。
不仅如此,这个重民社还有南方那些社党们所没有的新举措。他们创办了重民报,通过这张报纸宣扬自己的主张。如今,重民报已经在整个陕西行省广泛传播,在西安城內更是隨处可见,影响力不容小。
这让杨鹤既感到有些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毕竟东林党为了掌控士林舆论,费的钱財可谓是不计其数。毕竟每场私会就要邀请几千读书之人,那开销自然小不了。
重民社在经济不如东林党的情况下,只能另闢蹊径了。但他却没有想到重民社仅仅依靠一张报纸,却取得了和东林党不相上下的影响力。更关键的是,重民社的费连东林党的百分之一都没有,这著实让杨鹤刮目相看。
怀著几分好奇,杨鹤也看了一些重民报所宣扬的主张。其中一些诸如减税、
轻薄赋之类的老调常谈,他只是一扫而过,並未放在心上。但还有一些內容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报纸上提到权责对等,號召大族不要在灾年轻易赶走佃户,要减低他们所收的高利贷和地租。因为佃户一旦成为流民,最后往往只能落草为寇,反过来又会对士绅大族构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