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33章 ,一群穷鬼与逆练大同

第133章 ,一群穷鬼与逆练大同(1 / 4)

第133章,一群穷鬼与逆练大同

一阵寒暄过后,他们一同朝著陕西巡抚衙门走去。踏入巡抚衙门,里面的布置简约而庄重,三人各自寻座坐下。

三边总督杨鹤率先打破沉默,他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这局势,实在是艰难啊。朝廷如今內忧外患,国库空虚,財政入不敷出,可谓是三空四穷。再加上辽东战场犹如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不断吞噬著朝廷的钱粮,朝廷实在是拿不出多少粮来支援咱们陕西了。我这个三边总督,诸多事务,往后还得多多依靠之律兄(岳和声)的辅助啊。”

张鯨梦也在一旁附和,语气中带著几分无奈:“延绥镇要重新招募土兵抵御贼寇,这事儿千头万绪,也只能拜託岳巡抚了。咱们西北三镇,最核心的就是陕西行省。不管是练兵还是剿匪,方方面面都得依靠陕西行省提供钱粮支持啊。”

岳和声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无奈地摇头道:“总督大人,张兄,不是下官不愿意全力相助,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如今陕西巡抚衙门的库房里,只剩下银钱三万两,粮草也仅有十万石。去年榆林卫总兵前去剿匪,儿乎把藩库的钱都消耗殆尽了。我一直都在上书朝廷,请求减免陕西灾民的税负,总督大人,您此番前来,没有带些賑灾粮过来吗”

岳和声是个有为的实干家。想当年他在庆远府做知府之时,一心为民,积极组织百姓兴修水利,经过一番努力,改善了几十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使得当地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大明这个时代,像他这样能实实在在做事的官员,实在是难能可贵。然而此刻,面对陕西如今的困境,他也是满心无奈。即便他再有能力,没有钱粮,许多事情也无法开展,更別提賑济灾民、做出政绩了。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上书朝廷反映情况,只是可惜上书的时机太晚了。若是在崇禎刚刚继位的那几个月,或许情况会有所不同。那时朝廷或许还能考虑减免陕西的税负,说不定还会拨下几十万两银子来賑灾。可如今,江南官员那些前后矛盾、混乱无序的賑灾请求,让崇禎皇帝对各地官员的奏请极为怀疑,岳和声的上书也只能被留中不发,如石沉大海一般。

杨鹤听了岳和声的话,顿时默然无语。怎么到处都是穷光蛋,他原本满心想著要招抚大同的贼寇,以此来平定陕西的局势。可如今连基本的钱粮都无法保障,这招抚之事又该如何进行下去呢

岳和声看著杨鹤沉默的样子,心中已然明白他的想法。他苦著脸,继续说道:“总督大人有所不知,我去年到任之后才发现,陕西已经连续乾旱四年了。

这四年间,庄稼颗粒无收,几百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只能靠吃草根、啃树皮勉强维持生存。整个陕西的局势,就如同堆满了乾柴,局势极其危急。张三、徐晨等人造反,就像是点燃了这堆乾柴的火星。若是再不想办法儘快扑灭,恐怕整个陕西將会遍地都是反贼,局面將彻底失控。”

杨鹤听后,只能无奈地嘆口气:“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啊。辽东战事胶著,

迟迟不能平定,全国各地的百姓也只能在沉重的赋税下苦苦煎熬。”

不过,杨鹤很快振作起精神,目光坚定地说道:“但无论朝廷有多难,我辈职责不能忘,事情还是要努力去做。之律兄,你且说一说大同贼寇的事情吧。在我看来,他们才是陕西动乱的核心所在。只要能够成功招抚他们,陕西不但可以恢復安稳,而且朝廷还能得到一支精兵。

要是徐晨愿意投靠朝廷,本督愿意亲自带领他们奔赴辽东,征討那努尔哈赤。到时候,徐晨也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杨鹤在来陕西的这一路上,经过反覆思考,已然想好了平定陕西动乱的策略,那就是剿抚並用,以抚为主。在他心中,陕西这些造反的百姓,大多是因为活不下去才被迫走上这条路。就拿大同的反贼来说,他们即便占据了整个延安府,却並没有肆意扩张势力,甚至对朝廷的官员也没有大开杀戒。从这些跡象来看,杨鹤觉得这些人心中还是对朝廷存有几分敬畏和期盼的,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招抚的想法。

岳和声听闻杨鹤想要招降徐晨,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怕现在总督还不知道徐晨要干什么吧。

思索片刻后,他吩附自家一个家丁,取来两份报纸,恭敬地递给杨鹤和张鯨梦两人,语气郑重道:“总督大人,你们只要看了这份报纸就明白,大同的贼寇只能剿灭,绝不能招抚。”

杨鹤听闻,脸上浮现出好奇之色,微微皱眉问道:“天同宣言”说罢,便迫不及待地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映月宫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还和不和离了 贞观无太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俯仰人间二十春 镇御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