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5)

消失在这条街道的尽头。

    高登站在报社门口,看到外面的动静,心中一阵感慨。他喃喃自语道:“人心乱了,这江南很难待得下去了。”

    一个月前,大同社在京城正式宣告建立了民朝,天下真的出现了一个没有天子的国家。这一消息如同惊雷,在士林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震撼。

    哪怕是那些曾经对徐晨咬牙切齿痛恨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徐晨想要改革天下,而并非是一个想造反当皇帝的野心家。他的举动在江南收获了不少读书人的尊重。

    毕竟江南是整个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文人对头顶上的皇权早已恼火不已,只是一直没有办法摆脱。双方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之争,哪怕是四书五经也无法让江南的文人臣服皇权。而在北方彻底消灭皇权的徐晨,自然收获了很多崇拜者。

    徐晨在北方设立的制度也非常受到读书人欢迎。被朱元璋打压分散的相权,在徐晨手中再次集中不说,还得到部分皇权。这一举措让江南的年轻读书人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模式,徐晨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江南的读书人也开始觉醒了。江南本就是整个大明风气先河的地方,有像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皇权的统治已经不稳。

    徐晨的举动更是加速了江南的读书人反抗,他们为什么要皇权,为什么不能学习大同社彻底摧毁皇权,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公民之国。“拥有国家的公民”这个概念,对第一次听到这话的读书人来说是震撼的,让他们有种看到了新世界的感觉。

    所以整个三月,有大量读书人渡过长江前往北方学习大同社的革命理念。一些行动力强的人则像刚刚那个读书人一样,在光天化日之下宣传非君的理念,想要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人。

    这段时间的江南,受到大同社影响,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年轻的读书人组建了各种学社,各自宣传自己的理念,整个江南呈现出一种混乱但又充满活力的景象。而传统的三纲五常、君臣大义在这些思想的冲击下,已然摇摇欲坠。年轻的读书人对这些腐朽的理念充满了厌恶。

    江南年轻读书人思想的混乱让南明高层和大族士绅惶恐无比。他们越发严厉地镇压这些非君思想,以至于江南的锦衣卫都开始恢复朱元璋时期的风采了。现在的金陵城,你根本不知道谁是锦衣卫的密探,只要有非君言论,第二日必然会被抓走。

    比起思维活跃的年轻读书人,江南地主士绅更加务实,对没收他们土地财产的徐晨没有一点好感。在他们看来,徐晨比皇权更加可怕。大明的天子最多只是向他们要一点钱,而徐晨可是实实在在要他们全部的家产和命,所以这些士绅联合起来一起压制江南的混乱思潮。

    这让高登觉得江南已经不安全了,开始有了回自己家乡的想法,不久前,高登和罗伟联系上了,才知道罗伟现在已经是扬州知州。让他惊讶的是,在罗伟的带动下,北方重民社重新发展起来,有了上千社员,遍布在整个北方的官场和民间。罗伟邀请高登回到中原继续重民社的理想。

    只是高登的想法和贺涵差不多,当初他狼狈出逃到关中,现在又重新回去,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但现在看看南明朝廷,根本没有吸取一点教训。士兵没有好好训练,朝廷内部的斗争反而保留了下来,税收也没抓起来,秩序也没维护好,说是一盘散沙都不为过。

    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斗得过万众一心的大同社。他即便不回家乡,要不了几年,大同社也会打进江南。高登望着远方,心中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4月15日,高登像往常一样编撰文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特工穿成小农女:战神王爷追妻忙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一道檄文,我成了女皇裙下臣! 穿越饥荒年,带姐妹花横扫天下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长央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混世宇宙大将军 诗酒江湖:开局李白叫我亲兄弟 疯山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