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行省的盐税竟高达 380万两,崇祯凭借小学合格的算术能力,简单一算便得出,整个大明的盐税高达 3800万两。
可真正落入朝廷口袋的,却只有不到 200万两。每年有 3000多万两被那些蛀虫吞没,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3000多万两,这能做多少事情。可以操练 30万像秀子营那样的精锐之师,对内可以赈济灾民,对外足以抗衡辽东的女真人、大同社的势力。但就因为这些蛀虫,朝廷根本收不到这笔钱。
即便之前贺涵跟他说过,朝廷的盐税应该有上千万两,但这次从大同社的报纸上看到确切数据,给他带来的震撼远超以往。原来不是上千万两,而是实实在在的 3000万两。更关键的是,这还仅仅只是盐税一项。大同社还有矿税 300多万,商税 500多万两,关税 200多万两。各种税收加起来,一个陕西行省就搜刮出 2000多万两,这还没算田赋。
崇祯三年,哪怕朝廷加了辽饷,不算粮食等实物税,一年的税收也不过 600万两银子。大同社只占据一个行省,税收却是朝廷收入的三倍以上。
大明共有十三个行省,如果都按照大同社这种收税方法,朝廷一年光各种税收就有 2亿两银子。崇祯算出这笔账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好不容易稳住心神,恶狠狠地说道:“全在骗朕,全在骗朕,满朝文武皆该杀!”
就在这时,乾清宫外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走进来,说道:“陛下,周阁老请见,温阁老、成阁老、何阁老求见。”
“宣!”崇祯冷冷地说道。
没多久,四人就来到了乾清宫,当即给崇祯行了大礼。
而后周延儒恭敬地说道:“陛下需要何等信息,臣可以为陛下查漏补缺。”
原来,王承恩多次去户部查找相关数字,瞬间就引起了周延儒等人的警惕。比起后知后觉的崇祯,周延儒等人早在大同社的数据出来不到半个月时间,就看到了 10月 11号的《大同报》。
当他们看到这份报纸时,顿时吓得冷汗直流。大同社这是要把天给捅破了,这些数据要是被天子看到,那还了得,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会出问题,而是东林党、勋贵、将门、地方士绅所有人的底裤都要被掀出来。
所以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份报纸一定不能让崇祯看到。于是,崇祯等了一个多月,硬是没看到 10月 11日的《大同报》,只可惜这些人防了一个月,终究是没防住崇祯自己把这份报纸找了出来。
崇祯冷笑一声,把自己手中的报纸丢了出去,说道:“朝廷丢银子了,阁老能帮朕把这些银子给找出来吗?”
周延儒马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借口,说道:“陛下,贼寇是不值得信任的,他们在报纸上随意乱写,陛下不可相信。这不是贼寇收上来的税,而是贼寇想要通过这种方法洗白他们清洗整个关中掠夺的财富,这全是关中士绅的财富。”
“闭嘴!”崇祯发现周延儒还想欺骗自己,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在大殿内巡视一圈,捡起地上的一块砚台,朝着周延儒砸了过去。不过,崇祯的准头实在有待加强,砚台直接砸中了周延儒的官帽,然后从他头顶上越过。
周延儒虽然脸上沾染了一些墨水,官帽也被打飞,显得狼狈不堪,但并没有受伤。可这已经把他吓得亡魂大冒了,崇祯刚刚可是用尽了全力,这要是砸在脑袋上,肯定脑袋开花。周延儒刚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