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考虑了集中性与方便性,完全以方便大规模农业生产和生活为目的。中心区的镇子上,各种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都有合理的设计,县衙、学校、幼儿园、广场、花园、运动场,还有商铺,特别是未来的重头戏——工厂区,都进行了统一规划。上下水系统的设计也有长远的规划,不过现在路面还不是硬质的,以后挖沟铺设也来得及,规划是按照80年代县城模样规划,当然现在还只是一个雏形。
徐光启皱着眉头问道:“这么大的工程量,百姓能受得了吗?”
陈子龙赶忙解释道:“老师,现在百姓不怕有差事,就怕没差事,没差事就要饿肚子。在大同社地盘上是没有徭役的,大家做事情都是有工钱的,还管饭,所以大家巴不得一年到头都有活干,这和朝廷的徭役是不一样的,我们这是以工代赈。”
他接着说道:“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哪怕草原上的蒙古人也是一样的。这一年多来,有好几万蒙古人在我们这里找差事,他们也靠着这份差事养活一家人。”
夏允彝质疑道:“雇佣这么多人,你们大同社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钱财。”
杜麟征马上拉住他,夏允彝这才反应过来,士绅的钱财就是他们的钱财,大同社凭借两府之地,财政收入就抵得上半个朝廷。想到这里,他们看到这些工程就觉得有点膈应了。
徐光启却不在意这些,他继续问道:“即便人力可以解决,但物力你们又如何解决?河套可没有多少货物,要是全部从延安府运输,只怕你们大同社也承受不住。”
徐晨指着不远处的十几个烟囱说道:“我们在五原建立了一个工业区,里面有十几家砖窑厂、水泥厂、煤炭场,还有一个小型的钢铁厂、机械厂,这些作坊可以提供建设物资。”
徐光启他们这才注意到远处十几个烟囱正冒着黑烟,原来这些都是砖窑厂。
五原这里在后世是重工业重镇,不管是铁矿、煤炭,还是石灰矿,可谓是一样不缺,简直是天选的工业基地。
夕阳的余晖洒在五原城的每一寸土地上,徐晨等人在忙碌地考察了一整天后,日头已然开始西斜。
众人的肚子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响,徐晨便带着杜麟征、周立勋、徐光启、夏允彝等人前往食堂吃晚饭。
五原实行的大食堂制度,食堂里,十几个打饭窗口一字排开,排队打饭的人群井然有序。食堂的菜品虽然算不上山珍海味,但胜在种类丰富且营养均衡。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主食是每餐的标配,它们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产量丰富,现阶段农户吃的粮食主要就是它们。
今天的食堂格外热闹,因为准备了一道硬菜——土豆烧牛肉。浓郁的汤汁包裹着软糯的土豆和鲜嫩的牛肉,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此外,还有几道精心烹制的牛杂菜,有卤牛肚、炖牛肠等,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杜麟征看着眼前热闹的食堂场景,尤其是每个人餐盘里的牛肉,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相信,他轻声说道:“你们吃的这么好。”
在他的认知里,牛肉在很多地方都是比较珍贵的食物,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经常享用。要是只是他们几个人吃牛肉,他或许还不会如此惊讶,但眼前几百人都在吃牛肉,这着实让他感到震撼。
徐晨看到杜麟征惊讶的表情,笑着解释道:“这位兄台,你忘记了我们这是在河套啊。这里水草丰美,最不缺的就是牛羊。在河套,牛肉的价格也就比麦粉贵了一倍而已。”
说着,他指了指周围的人群,“大家每天辛苦劳作,多吃点肉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