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正是,这半年来某都在河套,大漠的太阳毒辣,就成现在这模样了。但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没有我等的辛苦,哪有河套现在这百万的田地。”

    而后徐晨钦佩道:“您带来的《农政全书》帮了我们很大的忙,我们大同社教导社员农耕可缺不了徐师的书籍。”

    接着,徐晨继续说道:“今天就由某来带徐师你们看看我们这一年的成果如何?”

    徐光启思索了片刻,缓缓点头,算是认可了。

    夏允彝这一路上虽然对徐晨口诛笔伐,但真见到了他,反而有点不敢开口了,只能默默地跟在徐光启身后。

    而后,徐晨问道:“各位能骑马吗?”

    众人齐声回答:“可以!”

    于是,徐晨命人牵来了几匹马,而后带领他们来到临沃第一农场。远远望去,这所看似农场的地方,实际上和一个村子差不多。农场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间间房屋,周围是大片绿油油的农田,田地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片即将丰收的场景。

    徐晨笑着向徐光启等人介绍道:“河套土地平坦肥沃,这个农场有5000亩土地,两万亩的草场,上百户人家过着半牧半耕的生活。”

    徐光启他们远远就看到农户们在田间忙碌地收割着庄稼。为了提振粮食产能,这个农场只有少数田地种着大豆用来肥地,靠近水源的地方也种了上千亩的小麦,余下的都是玉米、红薯和土豆。这样的场景正是徐光启最愿意看到的,他甚至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亲自下到地里收割了一个土豆。拿在手中,他惊讶地说道:“这些土豆怎么比老夫在天津卫种植的还要大?”

    徐光启仔细地掂了掂手中的土豆,这个土豆比一个鸡蛋稍微大一点,重量比他在天津卫种的土豆要重一倍左右。这是一个极其令他惊讶的重量,这意味着同样的土地在河套种植土豆的产能比天津卫要高一倍以上。

    徐晨笑着解释道:“可能是河套的土地和地理气候都更加适合土豆的种植吧。”

    徐晨这并非是在哄徐光启,他心里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他记得宁夏这一带是很好的土豆种植基地,最高产能好像能达到2 - 3吨,据说种上两三季加起来的产能能破万斤,所以他一直对宁夏这里的土豆种植基地格外留意。

    徐光启提议道:“我们弄一亩地看看产能。”

    于是,徐晨、陈子龙和夏允彝一起动手,选了一亩土地进行收割称量。一番忙碌之后,得出的产能是530斤。

    徐光启惊叹道:“接近四石!”这个数字让他十分惊讶。

    徐晨满怀信心地说:“这些土地都是新开垦的,明年多施肥、多浇灌,亩产还能继续增加一些。”

    徐光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曾上书朝廷推广玉米、土豆和红薯,然而10多年过去了,依旧不见成效。没办法,他自己在天津卫推广,也只能影响天津卫一地,到现在这三种作物的种植范围依旧很有限。反而关中因为徐晨的原因,开始大范围地出现土豆、玉米和红薯。这其中的差距让他感慨万千。

    随后,徐晨带领徐光启他们参观五原城。五原城是一座全新的城市,由于大量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修水利设施和开荒上面了,修建城市的人手稍微少了一些。尤其是现在到了农忙时节,大量的人手都去秋收了,五原城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工地。虽然已经修建好了一些建筑,但大部分还是半成品。

    徐晨在修建这座城池的时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映月宫 还和不和离了 婚内不同房?你当本世子舔狗呀?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讨孙平叛传 一道檄文,我成了女皇裙下臣!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警报!赘婿出山! 燕王殿下!你啥时候造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