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81章 上庸之战

第581章 上庸之战(2 / 3)

无论知道不知道,他都必须要死守上庸。

因为别人或许有退路,但他绝对没有!

他早在到达上庸之前,就明说了要替弟报仇,所以蜀汉是绝不可能接纳自己的。

投奔吴国?自己在上庸镇守这么多年,天下的大势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吴国早晚被灭。

不是被蜀汉灭,就是被晋国灭。

投奔吴国,早死晚死而已。

所以他只能牢牢的抱紧司马炎的大腿,给他卖命。

若是司马炎真有天命,自己尚且有一线生机。

若是司马炎也没有天命,不过一死而已!

“大哥,蜀军准备进攻了!”

胡广一句话,把胡奋拉回过神来。

看着城下徐徐而动的蜀军,胡奋立刻开始下令防守。

攻防战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地方。

双方拼的就是一个意志力。

胡奋知道上庸不能丢,罗宪知道自己必须拿下上庸。

因此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都打得异常坚决。

战事从白天持续到晚上,最终以罗宪暂时鸣金收兵作为收尾。

虽然守下了城池,但胡奋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开心。

仅仅只是攻城的第一天,蜀军就数次攻上城头。

仿佛每一支攻城的兵马都是主力,让胡奋疲于奔命。

他哪里知道,带着这些兵马攻城的全都是师出同门的讲武堂学子。

虽然讲武堂的学制已经改了,但这么多年依然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北伐大军并不能完全消化,只能将他们放在益州和汉中。

相较于那些人,留在益州的这部分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少的可怜。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这样的机会,这些人怎么可能不拼命。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上庸城下每天都在进行激烈的战斗。

汉军舍生忘死的攻上城墙,晋兵拼死抵抗。

期间,罗袭和霍彪曾经数度组织敢死队,想要在城上拿下一块阵地。

但也被胡广带着精锐晋兵,给拼死赶了下去。

而随着是时间的推移,上庸被攻的消息也渐渐的传开。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吴国。

兴山地处吴国境内,兵马调动自然瞒不过吴国的眼睛。

在得知蜀汉进兵上庸之后,吴国朝堂弹冠相庆。

之前蜀汉水师不踏入长江半步,给了晋国一些信号。

如今晋国水师已经避开长江水面,不再和蜀汉水师接触。

压力完全给到吴国身上,吴国上下虽然有所不满,但毕竟这规矩是自己定的。

而且长江是决不能容忍他人染指的,所以即便知道蜀汉的心思。

吴国上下也只能吃下这个闷亏。

但现在蜀汉开始进攻上庸,让吴国上下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因为他们也知道,司马炎是绝不可能放弃上庸的。

肯定要分兵支援,只要司马炎分兵,那自己这边的压力就会骤减。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坚持守住,以待转机!

第二个得到消息的则是南阳郡。

和司马炎所预料的一样,南阳郡的这些士族在得知上庸遭受攻击之后。

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让司马炎派兵支援。

可是在分析了一番朝廷局势之后,南阳郡的这群世家不由得破口大骂。

因为司马炎手中已经无兵可派了。

他们如何能看不出来这是司马炎的奸计,但偏偏他们拿司马炎没有一点办法。

司马炎可以放任上庸丢失,因为上庸距离洛阳还很远。

但南阳的这群世家却不能坐视上庸丢失。

因为自己就在上庸后面。

于是这群人立刻向洛阳上书,愿意组织义兵前往上庸支援胡奋。

司马炎收到奏疏之后,还假惺惺的表扬了他们一番,并且愿意从洛阳粮仓里调拨粮草给他们。

南阳郡的世家哪里等得起那个时间,丢了上庸,想要再夺回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况且司马炎这分明就是推脱的说法,想要调拨粮草,何必从洛阳调拨?

南阳就没有粮仓吗?

于是一边让义军赶赴上庸,一边上书为国效力乃是臣子本分,何须朝廷拨付粮草。

司马炎本就没打算支援他们粮草,闻言便就坡下驴,对他们的忠君爱国进行一番口头嘉奖后,便不再理会。

只是在司马炎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封书信悄悄的从颍川出。

被秘密的送到了洛阳,交到荀恺的手里。

写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荀家家主荀寓。

信里荀寓只是很家常的寒暄,并没有透露出任何的重要事情。

但是荀恺在收到信之后,却能看出来自己这位伯父的意图。

这分明是在询问自己天下大势如何。

荀恺并没有猜错。

荀寓确实是向他询问天下大势。

而促使他做出这一举动的人,却是远在

最新小说: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不学鸳鸯老 回到汉朝当大佬 破怨师 背欺里火宿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火烧黎明 灭世魔龙三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