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沁家的端午节家庭团圆饭,菜肴丰盛,气氛融洽。江春生虽然心中装着后天要向朱文沁坦白的心事,但在朱家温馨和睦的氛围感染下,也抛开了烦恼,融入到节日的喜悦之中。朱一智和季昌杰聊着时政和工作,李玉茹和朱文馨不断端上拿手好菜,小军活泼可爱,缠着江春生问东问西。朱文沁更是体贴入微,不时给江春生夹菜添汤,眼波流转间尽是柔情。江春生感受着这份家的温暖,对朱文沁的爱意和内心的一份愧疚交织在一起,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尽快坦诚一切的决心。
饭后,大家移坐客厅,吃着水果,继续闲聊。看着时间快到八点半,江春生便起身告辞。李玉茹连忙让朱文沁去准备礼品。朱文沁早已将准备好的东西放在一旁:一网兜精巧的粽子、一盒上好的咸鸭蛋,还有一箱稀罕的精品苹果和一大串香蕉。
“春生啊,代我们向你爸妈问好!。”李玉茹将东西递给江春生。
“谢谢叔叔阿姨,太客气了。”江春生双手接过。
“文沁,你跟春生一起去,路上小心点。”朱一智也嘱咐道。
朱文沁高兴地应了一声,回房拿了一条丝巾围在脖子上,便和江春生一起下了楼。夜晚的空气比白天凉爽许多,带着淡淡的花香。两人骑着一辆自行车,亲密的行驶在略显安静的街道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今晚吃得好饱呀。”朱文沁满足地叹了口气,把头靠近悠闲的踏着自行车的江春生怀里。
“是啊,阿姨的手艺真好。”江春生笑着回应,感受着她身上的温暖,“我爸妈见到你去,肯定特别高兴。”
不多时,便到了江春生家楼下。江永健和徐彩珠没有想到江春生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还是带着漂亮乖巧的朱文沁回来,夫妻两人脸上笑开了花。
“阿姨,端午节快乐!”朱文沁乖巧地向迎到门口来的徐彩珠问好,将手里的礼物递上,徐彩珠连忙接过礼物,拉着朱文沁的手,热情地说:“好好好!文沁啊,人来就好,还带什么东西啊。”
“一点点心意而已,不成敬意呢。”朱文沁甜甜的表示。
江永健也从客厅的他那张单人沙发专座上站起来招呼,“快进来坐,别站在门口啦。”
徐彩珠拉着朱文沁的手眼里满是喜爱的走进客厅。
“叔叔好!”朱文沁站在长条沙发前恭恭敬敬向江永健问好。
“好好!”江永健笑着点点头,指了指沙发说:“快坐下,别客气。”他说着率先坐了下来。然后待徐彩珠依然拉着朱文沁的手一起坐下后,接着问道:“你爸妈他们都还好吧。”
“他们都挺好的,谢谢叔叔关心。”朱文沁礼貌地回答。“我爸妈还让我带他们向您们问好!”
江春生看着朱文沁和父母融洽交流,心中满是温暖。他拿起开水瓶给父亲的茶杯里加了些开水,然后坐在朱文沁的身边,顺手拉起茶几上果盘里的橘子,剥起皮来。
大家围坐在客厅,一边吃着水果,一边亲切地交谈。徐彩珠拉着朱文沁的手,问长问短,关切地问起她工作的情况,家里的近况,絮絮叨叨的都是家常,关怀备至,气氛温馨而自然。江春生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心里满是幸福。
聊了一番家常后,江永健则关心起了江春生明后天的电大考试:“春生啊,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把握一次性通过啊?”
江春生咽下口中的橘子肉,信心十足地回答:“爸,您放心,复习得差不多了,应该没问题。”他知道,父亲对自己没能上全日制大学一直心存遗憾,如今自己边工作边读书考取学历,父亲是极为支持的。
江永健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和期望:“嗯,好好考。当年你在治江上高中,唉,现在有机会弥补学历上的不足,一定要把握住。知识和文凭,总是有用的。”他话语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似乎觉得如果当初能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结果或许会不同。
朱文沁在一旁听着,能感受到江永健对江春生的殷切期望,她转头看着江春生:“春哥,你明后天要考的课程都应该有参考题目或者复习提纲吧?要不我帮你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她俏皮地看向江春生,眼中带着鼓励和支持。
江春生心里一暖,笑道:“行啊,几本复习题纲我都翻熟了。”
“那好!”朱文沁兴致勃勃地站起来,“走,去你房间,我挑几个问答题考考你,看你是不是真的都记住了。”
江春生便带着朱文沁进了自己的房间。书桌上果然摊着几本电大的教材和复习资料。朱文沁拿起一本《建筑施工技术》的复习题纲,随意翻到后面的大题部分,像个小老师似的,一本正经地开始提问。
“简述一下钢筋水泥混凝土梁柱施工的主要工序和质量控制要点。”
江春生略一思索,便条理清晰地将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拆除、成品保护等工序的详细施工环节和步骤一一道来,并完整的列出了各道工序、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止措施。
朱文沁虽然听不懂太多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