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206章 以退为进,天子的“选择”

第206章 以退为进,天子的“选择”(3 / 4)

使者眉心皱成一缕。郭嘉又轻轻合上,语气温和:“这味,百姓日日闻。袁公若欲论义,先请闻此味。”

使者被这股燥腥刺得退了半步,面上仍强笑:“军师善辩。然冀州士人有疑——”

汉献帝抬掌止他,目色清冷,终于把“若”的虚推了回去:“朕已定。‘疑’之所寄,不过‘所’与‘名’。朕今以‘礼’立名,以‘民’立所。君侯若真问‘宗庙’,请看‘监祀使’四字;若真问‘百姓’,请看愿墙。”

他轻轻一推案,朱笔在“许为行在”旁再添一行小字:“朕与群臣,同往许都。”

“朕同往。”这三个字,把他从“被挟”的传言中拔出来,像从网里扯出一枚钩。他不是被带去,他是“去”。

冀州使者讪然,欲言又止。荀彧已命人端上清茶,笑意温润:“君侯远来,且温一温。”一杯茶,挡下了下一句。

——

使者退,殿中气息稍宽。杨彪立在侧,一直看着那张“烬地图”。他忽对郭嘉道:“军师以‘针’泄痰,三月可验。若三月之后,‘势回’,杨某愿亲手在‘敬告’之后添一笔:‘修’。”

郭嘉躬身:“承太傅重。”

董承沉声:“若三月之后,‘势不回’,迁。”

“迁者,养之。”郭嘉接上,“迁之礼,当由董司空主之。”

曹操长出一口气,笑意不露,只在眼底翻了一面光:“奉孝,陛下这一‘退’,退掉的是虚名;这一‘进’,进来的是实事。”

郭嘉颔首:“陛下以‘退’换‘道’,以‘进’安‘心’。此后,行在之路上,粥棚、医车、净井,都是‘字’。字写得多,‘檄’就轻。”

汉献帝坐回,扶着案角站定。他望着帛上朱字,忽觉背脊不再那样冷。他对众人缓缓道:“朕今日才知,‘退’非弃地。退,是让道;进,不必争门。朕退半步,许都为门,洛阳可养,宗庙可守,百姓可活。”

他顿了一顿,声音极轻,“朕做了一个选择。”

“以退为进。”

——

告示刻版连夜张贴。尚书台行署在行在西侧设起三间草屋,牌额简陋,上写“吏、户、兵”三字,粗直如戳;御史台在旁,桌上三册,按日收“愿书”“吏陈”“军报”。太医署迁半,药箱绑得整整齐齐;粥棚十处,铜锅冒着热雾,许多面颊在白气里红了一圈;两眼净井三日内先成一眼,井沿石还潮,水清得照得见人影。

午后,郭嘉在廊下接到南渠夜报:“三十三至三十二。”他把这行字夹进《诊断书》里,又添:“附:东仓旁开小渠一线,未效。”他笔尖一顿,添了一句,“以退为进者,不是处处皆进,有所不进,方能所当必进。”

鸩立在旁,低声问:“你要‘不进’哪里?”

郭嘉看向烬图东角,眼神沉静:“不进东仓。那是‘胃’,须慢治。先从南‘肾’下手,后调北‘陵’之哭,再绕西‘水’养。若要逼东仓先起,反致全城之气逆。”

他转头看鸩,笑意轻,“医里有‘舍’字,军里有‘弃’字,礼里有‘退’字。今日陛下写的,是‘舍’‘弃’‘退’合一——为了‘活’。”

夜沉,风里比前几夜少了一分灰。曹操来,披甲未解,甲叶在灯下映成一片暗亮。他看着那本《诊断书》,忽道:“奉孝,冀州之檄,何以回?”

郭嘉轻轻把瓷盖揭起又合上,像把一口腥气关回罐里:“让他们多写几天。待‘许都’的粥香、井水、医车成了文,百姓在愿墙上把‘活’写满,我们再回——回一纸‘告’,不争一字之是非,只列一行行‘事’。到那时,他们若再问‘挟天子’,我就请他们来闻这味。”

他抬眼,一线笑锋,“我送他们一块‘有毒的肉’,他们若咬,必硌了自己的牙。”

曹操朗笑,拱手:“陛下有‘退’,你有‘针’,天下有‘门’。”

郭嘉摇头,咳嗽终究压不住,轻轻咳了两声。他按住胸口,喘息平稳下来,眼里仍是清明,“主公,明日请再宣一次——朕与群臣,同往许都。道上不许扰民,不许入祠,不许折桑,违者军法。”

“准。”曹操点头。

不多时,荀彧持灯至,笑意甚温:“太傅在槐下,说想见你。”

郭嘉出帐,槐影稀疏。杨彪负手而立,风把他鬓发吹得凌乱。他回首,目光复杂,“奉孝。”

“太傅。”

“今日陛下之笔,起于‘敬’,你之策,落于‘生’。杨某……今日才明白,‘退’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