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89章 黄河渡口无声之杀

第189章 黄河渡口无声之杀(4 / 6)

鱼腹下那片薄铁只写了两个字:“慢走”

他确是慢走了。

慢里,火不着身。

洛西义仓门前,辛评分汤。

墙上账目今日又加大了一点,老人识不识字都能看懂“粥”

的形状。

他听见后巷里有人低声说:“许下粥薄。”

他没有回头。

他只叫人把粥更稠一寸,把十六字又擦一遍,笔画更直。

他知道,风里已经有人在讲另一件事——“许下短簿,一日一更”

他让这两件事在同一条街里同时被看见。

他知道,士论会分。

分,不是坏事。

他没有看见,在义仓对面的破墙后,有一个瞎眼书生用手指蘸水在墙上写“秤”

孩子握着他的袖子,问:“先生,秤是干什么的?”

书生笑:“秤是让你知道,别人给你的,是不是与你说的相等。”

孩子点头,眼里有光。

将近三更,乌衣把酒肆里的空杯摆回原处,走出门时顺手把纸灯吹了一口。

灯灭又亮,像人在水里闭了一次气又换了一次气。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

天没有星,只有一层极薄的冷光。

他知道,今夜的“牙”

已落。

牙不见血。

牙先被水吞,再被风吹干。

他在渡口石边停了一瞬。

石上有湿,他用手背蹭了一下,手背上留下了一点冷。

他忽然想起郭嘉说过的那三个“不可触”

:护粮、义粥、宗祠。

他移开脚,不踩那一点湿。

他把手按在自己心口,像按住一面小小的鼓。

“覆。”

他低声。

两道影从水里浮出,把绳解,把石推。

白面人的身子滑进水里,水轻轻抱他,像抱一个睡着的孩子。

然后把他带走。

无声。

更深。

城北小驿的木窗开了一线。

戚九把截获的真筒送入窗内。

窗内的影子接过,抽出帛一看,冷笑:“‘安社稷’‘委政相府’二字学得四五。

是手。”

他把帛投进旁边一只小釜里。

釜内灰烬温,帛不明火,慢慢化。

灰里留了一点点焦黑的线。

线像一根又短又细的蛇。

他伸手把釜盖盖上,盖的那一瞬,风在窗外停了一指宽。

“报乌衣:‘牙’落。”

窗内人压声。

许下钟后,乌衣把那枚真筒放在案上。

郭嘉不看筒,他先看乌衣的眼。

眼里没有血,也没有得意。

他露出很浅很淡的笑,像灰上露出的一点红。

他咳了一声,还是短。

他把筒推给程昱:“禁司记一条‘快记’——‘假诏之手’沉于水,不张。

只在‘禁例总簿’上落一笔:‘无声之杀,一’。

再添注:‘杀牙,不杀食。

’”

程昱点头,写得干干净净。

他把笔尾在砚上轻拍了一下,墨花散开又收拢,像一朵极小的水花。

“帛带。”

郭嘉看向文见,“短簿明日再添一行,放在最底:‘护从夜半不鸣角,市与坊安眠。

’把‘安眠’两个字写得圆一点,像枕头。”

“谨遵。”

文见笑了一下。

他喜欢“安眠”

这两个字。

他知道城里的人也喜欢。

“白带。”

郭嘉看嫣栖,“角棚之‘停’再吹两夜,便成‘律’。

让他们自己怕自己的角。”

“好。”

嫣栖应。

“青带。”

郭嘉看戚九,“木驴别伤马。

伤马者,军心先反。

我们是刃,不是槊。

刃要在影里,槊露在外。”

“记了。”

戚九拱手。

“灰带。”

郭嘉看石狎,“水下再留两铃。

铃不响,水会响。

响在心里。”

石狎低头:“今夜沙背起脊。

对方从沙走。”

“懂水的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明补牙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