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54章 夜祷于天最后的准备

第154章 夜祷于天最后的准备(4 / 5)

底。

城给了他一个不热不冷的答复:我们有准备。

庙钟第一声在更深处响起——不是铜钟,是黄月英做的“钟”

声不大,却稳,一落地就不再跳。

郭嘉放下盏,听钟声沿巷角绕开,顺着井绢压到地里。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最后的准备,差不多了。”

“差两样。”

许邶匆匆来报,气息稍急,“一是北门有两家夜贩借夜‘挑秤’,被巡夜逮了;二是学宫后院有人贴了一张纸,写‘白门不仁’四字,已撕。”

黄月英皱眉,正要问,郭嘉摆手:“两件都好办。”

他起身,“北门两家贩,明日市口把‘公秤’摆给人看,秤心不要我按,让老父按。

按完秤,讲今日‘掏心砣’之事,罚不重,罚心重。

至于那纸——我来。”

三人来到学宫后院,墙上被撕下半张纸,残余两笔“门”

“仁”

,墨犹湿。

夜灯摇摇,院中树影斑驳。

刘备已先一步在此,他站在墙前,袖子垂着,目光里有不容易察觉的暗波。

他转身:“军师。”

“这四字,你不陌生。”

郭嘉温声,“但今晚不宜争是非。

明日我贴一纸,自题二百字:直书白门之问的缘起、经过与结果,不粉饰,不遮掩,不指名。

只说一段话:誓不可轻,义不可妄,法不可乱。

末尾写一句‘白门不仁者,观此而自断’。”

刘备微垂目:“你给了世人一个‘自断’。”

“给他们一面镜子。”

郭嘉说,“你今晚在祠前诵‘民食’,镜里也有你。”

刘备看着他,眼里一线光一合:“我会走。”

“我知道。”

郭嘉点头,“你若走在明早,我让人送你到石桥。

桥这边,是我‘法’的地,桥那边,是你‘仁’的地。”

刘备苦笑:“愿有一日,二者不分。”

“愿有一日。”

郭嘉道,语气不讥,不冷。

他把墙上残纸抚平,手心的温度把“门”

与“仁”

的墨渍再晕了一点,像一朵被水轻轻碰过的黑花。

他转身,“走吧。

夜深。”

刘备拱手离开,身影在门槛前停了一息,像要记住这块门槛的高度。

许邶看他背影,忽然有一点说不出的酸。

黄月英轻声道:“他会回来,不一定来这门。”

“他会在别的门口站一站。”

郭嘉说。

·

丑时,州府边门。

五道檄文已四道,最后一道封缄,交到一名年不过二十的轻骑手上。

轻骑不多言,抱拳,拍马而去。

鸩已先走,把影子带出城;这名轻骑把风带出去,把“话”

带出去。

张辽操练毕,从西马场绕出一圈,故意走东市。

他把刀刃用布包住,怕夜里碰出亮。

他看见几个孩子在井边练拍手游戏,嘴里唱的已不是昨夜那,他便停一停,看他们拍完一段,再走。

巷角有老翁坐着,袖里露出一截老茧,他向老翁拱手。

老翁回之:“校尉,明日去磨刀。”

张辽笑:“磨刀不急,先睡。”

荀攸回到书房时,郭嘉正把一只木匣合上。

木匣里,是一张不完全的星图,骨与线比昨夜清楚。

他抬眼,眼底那条细细的暗纹比昨日更浅,唇色较暖。

荀攸坐下,不再问他的“寿”

两人对坐半晌,荀攸忽然道:“你今日把‘法’与‘情’分给了不同的人——主公执法,你叫玄德讲食,你写白门,你许文远先登……你把城分成许多手,各拿着不同的器。”

“所以它响得整。”

郭嘉说,“最后的准备,不是多一个兵,不是多一车粮,是让每一只手知道自己拿的是什么。

拿错了,要换;拿不住,要扶;拿稳了,要放。”

荀攸点头,忍不住笑:“把‘法’说成‘器’,你总有办法让我这些读书人不觉得冷。”

“法冷才稳,话暖才走得进耳。”

郭嘉说。

他靠在席后的柱上,长长吐出一口气。

胸口的黑龙像被哄睡的孩子,只在最柔软的地方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